
综合《中华医学会毒蛇咬伤急救指南》等权威文献,急诊医师必备参考 2025年发布,全国标准化救治流程 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主导 2025-06发布,强调血清区域调配 卫健委发布 2025报批稿,细化输注参数 并发症处理细则 减少活动,保持伤口低于心脏水平 摘除戒指、手镯等,避免肢体肿胀后缺血 位置:伤口近心端5~10 cm(非关节处) 松紧度:可插入一指(阻断淋巴回流,不影响动脉血供) 每20分钟松解1分钟,总时间≤2小时 牙痕:双排深孔→毒蛇 局部症状:肿胀/出血/麻木 全身症状:呼吸困难/凝血障碍 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 负压吸引器抽吸(避免口吸) 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 IU 肌注(与血清间隔≥1小时) 神经毒(银环蛇):抗银环蛇毒血清 血液毒(五步蛇/竹叶青):抗五步蛇毒血清或抗蝮蛇毒血清 混合毒(眼镜蛇):抗眼镜蛇毒血清 + 抗蝮蛇毒血清 神经毒:10,000 IU(如抗银环蛇血清) 血液毒:8,000~12,000 IU(如抗五步蛇血清) 混合毒:首剂按最重类型给,1小时后追加另一类型 每支血清(10,000 IU)稀释至100 mL生理盐水(即100 I 起始速度:10~20 mL/h(约2~4 μg/kg/min) 观察30分钟无过敏反应 → 增至 40~60 mL/h 总输注时间:1~2小时/剂 肿胀蔓延速度 > 5 cm/h PT延长 > 1.5倍或PLT < 50×10⁹/L 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 10,000 IU(1支) 100 mL生理盐水稀释 → 浓度100 IU/mL 起始20 mL/h(30分钟),无反应后调至50 mL/h,总输注时间≈1.5小时 地塞米松 10 mg IV 苯海拉明 20 mg IM 暂停输注,甲强龙 40 mg IV → 症状消退后半量续输 肾上腺素 0.3~0.5 mg IM + 补液扩容 气管插管指征: SpO₂ < 90% 呼吸频率 > 30次/分 PaCO₂ > 50 mmHg 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 0.5~1 mg IV(对抗神经肌肉阻滞) 首选抗生素:头孢曲松 2 g IV q24h(覆盖蛇口腔革兰阴性菌) 坏死性筋膜炎:加用克林霉素 600 mg IV q8h(覆盖厌氧菌) 无绝对禁忌(包括孕妇),但需权衡过敏风险 抗蝮蛇血清可替代抗竹叶青血清,抗五步蛇血清可部分中和蝮蛇毒素 2~8℃避光保存,使用前复温至25℃ 1小时内首剂血清是预后关键 无需100%确认蛇种即可启动治疗 避免快速输注致过敏性休克2025毒蛇咬伤急救指南精要
最新指南与权威性
中华医学会指南
福建省指南
丽水市规范
急救核心流程
院前急救(黄金10分钟)
立即制动
解除压迫物
绑扎法(仅限血液毒)
禁忌操作
急诊科处置(到院后30分钟内启动)
快速分诊与评估
毒蛇类型鉴别
实验室必查
伤口处理
抗蛇毒血清:唯一特效解毒剂
关键点
具体说明
首选血清类型
根据毒蛇种类选择(无法确认时按混合毒处理):
首剂剂量
与体重无关,统一剂量:
儿童剂量
同成人剂量(因儿童血容量小,毒素浓度更高)
稀释液与配制
生理盐水稀释(禁用葡萄糖,避免溶血加重):
U/mL)
输注方式与速度
微泵静脉输注(严格控制速度):
追加指征
6小时内出现以下任一情况:
50 kg患者示例(抗五步蛇血清首剂)
剂量
配制
微泵速度
过敏反应处理(发生率5%~10%)
预防用药(输注前10分钟)
过敏处理
轻度(皮疹/瘙痒)
重度(喉头水肿/休克)
辅助治疗与重症管理
并发症
治疗方案
凝血障碍
冷沉淀 10 U IV + 维生素K₁ 20 mg IV(血清治疗后仍PT延长)
急性肾损伤
血液透析(Scr > 442 μmol/L 或 尿量 < 0.5 mL/kg/h × 12小时)
筋膜高压
筋膜切开术(压力 > 30 mmHg)
神经毒呼吸支持
抗感染治疗
关键注意事项
血清输注禁忌
跨血清使用
血清保存与调配
临床要点总结
"快、准、足"
"不等待、不依赖"
"微泵控速"
参考文献来源:中华医学会、福建省卫健委、丽水市诊疗规范、抗蛇毒血清医保目录
作为急诊医师,建议立即联系当地毒蛇救治中心获取实时血清库存(全国血清调配电话:120转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