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内感染诊疗要点
2025年最新指南整合 | 急诊科医师快速参考
一、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1. 核心临床表现
-
全身症状:发热(≥38℃)、寒战、心率增快、呼吸急促。
-
神经系统症状:
-
头痛(剧烈且持续性,伴喷射性呕吐);
-
意识障碍(GCS评分下降≥2分)、癫痫发作;
-
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征阳性)。
-
局灶性体征:偏瘫、失语、瞳孔不等大(脑疝征象)。
-
高危人群:神经外科术后、颅脑创伤、脑脊液漏、留置引流管患者。
2. 诊断标准
-
脑脊液(CSF)分析:
-
压力>200mmH₂O(成人);
-
白细胞计数升高(细菌性>1000×10⁶/L,病毒性50-500×10⁶/L);
-
糖
<1.9mmol>
-
病原学阳性(PCR、培养或宏基因组测序)。
-
影像学:
-
头颅CT:排除占位/出血;
-
MRI增强:脑膜强化、脑水肿或脓肿形成。
-
临床综合判断:符合≥2项临床表现+CSF或影像学异常。
二、综合治疗方案
1. 抗感染治疗
细菌性感染
经验性方案(未获药敏前):
-
革兰阳性菌(如金葡菌、肺炎链球菌):
万古霉素 15-20mg/kg IV q8h(谷浓度15-20μg/ml) + 头孢曲松 2g IV q12h。 -
革兰阴性菌(如鲍曼不动杆菌):
美罗培南 2g IV q8h(延长输注至3h)或头孢他啶 2g IV q8h。
目标治疗:
-
MRSA:利奈唑胺 600mg IV q12h 或达托霉素 6mg/kg IV q24h;
-
碳青霉烯耐药菌(CRAB):头孢德罗 2g IV q8h(2025年新药)。
病毒性感染
-
单纯疱疹病毒(HSV):阿昔洛韦 10mg/kg IV q8h(疗程14-21天);
-
巨细胞病毒(CMV):更昔洛韦 5mg/kg IV q12h + CMV免疫球蛋白 0.5g/kg IV q48h。
真菌性感染
-
隐球菌:氟康唑 800-1200mg/d口服/静脉(诱导期6-8周);
-
曲霉菌:伏立康唑 6mg/kg IV q12h(首剂加倍)。
2. 降颅压治疗
-
甘露醇应用指征:
-
急性颅内压增高(瞳孔不等大、呼吸节律异常);
-
影像学显示中线移位≥5mm或脑室受压。
-
用法与剂量:
-
常规降颅压:0.25-1.0g/kg(成人20%甘露醇125-250ml)快速输注(10-20分钟),每4-6小时重复;
-
脑疝急救:首剂1.0-2.0g/kg(5-10分钟输注) + 呋塞米 20-40mg IV推注。
-
监测:维持血浆渗透压
<320mosm>
3. 辅助治疗
-
激素:地塞米松 0.15mg/kg IV q6h(细菌性脑膜炎,首剂在抗生素前10分钟使用);
-
抗癫痫:左乙拉西坦 500mg IV q12h(癫痫持续状态);
-
营养支持:早期肠内营养(48小时内启动)。
三、急性期死亡率与高危因素
1. 死亡率数据
-
细菌性脑膜炎:3%-33%(肺炎链球菌约20%,CRAB>50%);
-
术后感染:脑室分流相关感染死亡率8%-22%;
-
真菌性感染:隐球菌脑膜炎未治疗者死亡率>60%。
2. 高危因素
-
延迟治疗(抗菌药物启动>6小时);
-
耐药菌感染(如MRSA、CRAB);
-
并发症(脑疝、多器官衰竭、癫痫持续状态)。
四、复盘与关键点
-
早期干预:
-
经验性抗生素需在腰穿前启动(血培养后);
-
病毒性脑炎阿昔洛韦治疗延迟>48小时死亡率倍增。
-
药物选择原则:
-
优先穿透血脑屏障药物(如头孢曲松CSF穿透率>90%);
-
美罗培南需延长输注时间(3h)以提高疗效。
-
多学科协作:
-
耐药菌感染需联合神经外科引流或脑室内给药(如万古霉素20mg鞘注q24h)。
注:2025年WHO指南强调结合宏基因组测序快速识别耐药基因,个体化调整方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