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诊疗规范与急诊处理指南(2025-2026)

多发性骨髓瘤诊疗规范与急诊处理指南(2025-2026)

多发性骨髓瘤诊疗规范与急诊处理指南(2025-2026)

多发性骨髓瘤诊疗规范与急诊处理指南(2025-2026)

基于NCCN指南(2025.V1-2026.V1)、中国专家共识(2024)及关键临床研究(2025)

1

发病机制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核心发病机制包括:

遗传异常

染色体易位(如t(11;14)、t(4;14))、del(17p)等驱动浆细胞无限增殖

骨髓微环境失衡

基质细胞分泌IL-6、BAFF等因子促进肿瘤细胞存活与耐药

溶骨性破坏

破骨细胞活化因子(RANKL/MIP-1α)升高,成骨细胞抑制(DKK1升高)导致骨病

2

临床表现 (CRAB症状)

症状类别 具体表现
高钙血症 血钙>11 mg/dL,表现为意识模糊、多尿、心律失常(急诊需紧急降钙)
肾功能损害 肌酐>2 mg/dL(轻链管型肾病为主),可急性进展至肾衰竭
贫血 Hb<10 g="">
骨病 骨痛(脊柱/骨盆多见)、病理性骨折(椎体压缩)、脊髓压迫(急诊需立即放疗/手术)
其他 感染(低丙球血症)、高黏滞综合征(IgA型多见)

3

治疗策略与用药规范

(1) 适合移植患者(年龄≤65岁)

首选方案:D-Rd方案

达雷妥尤单抗+来那度胺+硼替佐米+地塞米松

达雷妥尤单抗(Dara)
  • 剂量:16 mg/kg (50kg患者=800mg)

  • 配制:生理盐水稀释至15mg/mL (如800mg稀释至53mL)

  • 输注:

    • 首剂:50 mL/h起始,无反应则每30min增速50 mL/h,最大200 mL/h (总耗时≥6h)

    • 后续:100 mL/h维持 (总耗时≥3h)

其他药物
  • 来那度胺(Len):25mg po d1-21 (每28天周期)

  • 硼替佐米(V):1.3 mg/m² (50kg≈1.3mg)皮下注射 d1,4,8,11

  • 地塞米松(d):40mg po/iv 每周1次 (与Dara同天)

疗效:4药方案vs 3药方案,sCR率提高至66%,MRD阴性率提升3倍

急诊注意:硼替佐米需避光配制,皮下注射可减少神经毒性;地塞米松建议晨服以减轻失眠

(2) 非移植患者(年龄>65岁或衰弱者)

首选方案:Isa-VRd方案

Isatuximab+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

Isatuximab(Isa)
  • 剂量:10 mg/kg (50kg=500mg)

  • 配制:生理盐水稀释至5mg/mL (500mg稀释至100mL)

  • 输注:首剂25 mL/h×30min,无反应则增速至50 mL/h (总耗时≥2.5h)

调整说明

其余药物剂量同D-Rd方案,但硼替佐米改为每周1次(1.3mg/m² d1,8,15,22)以减少毒性

(3) 复发/难治性骨髓瘤(RRMM)

新型靶向药物选择:

药物 机制/靶点 剂量与用法 配制与输注
埃纳妥单抗(Elranatamab) BCMA/CD3双抗 76mg 皮下注射 每周1次(24周后改每2周) 预充针剂,无需稀释;腹部/大腿皮下注射
西达基奥仑赛(Cilta-cel) BCMA CAR-T 单次输注(0.75×10⁶ CAR-T/kg) 需定制,中心静脉输注(30min内完成)
卡非佐米(Carfilzomib) 二代蛋白酶体抑制剂 27mg/m²(首周20mg/m²)iv d1,2,8,9,15,16 葡萄糖稀释至1mg/mL;微泵输
注(首剂10 mL/h×10min,维持120 mL/h×30min)

关键数据

  • 埃纳妥单抗:三重耐药患者中位PFS达13.8个月

  • 西达基奥仑赛(CARTITUDE-4):二线治疗死亡风险降低45%,3年OS率76%

4

急诊常见并发症处理

高钙血症

  • 生理盐水水化(150-200 mL/h)

  • 唑来膦酸4mg iv(>15min)或地舒单抗120mg sc

脊髓压迫

  • 地塞米松16mg iv st

  • 紧急MRI,24h内放疗/手术

急性肾损伤

  • 水化 + 硼替佐米(1.3mg/m² sc)

  • 血浆置换(轻链清除)

5

治疗监测与随访

疗效标准

  • 每月检测血清游离轻链(sFLC)、M蛋白、骨髓活检(治疗4周期后评估)

MRD检测

流式/NGS(10⁻⁵灵敏度)阴性者预后更佳

长期管理

  • 维持治疗:来那度胺10mg po qd(移植后)或伊沙妥昔单抗每月1次(非移植)

总结

多发性骨髓瘤已进入靶向免疫治疗时代,四药诱导方案显著提高深度缓解率,BCMA靶向药物(双抗/CAR-T)改变三重耐药患者结局。

急诊处理需关注CRAB急症,尤其高钙、脊髓压迫需立即干预。用药细节需严格遵循指南推荐的溶媒、输注速率及预处理要求(如地塞米松预防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常用药物输注要求速查表(50kg患者)

药物 溶剂 输注时间 首剂速率 维持速率 注意事项
达雷妥尤单抗 生理盐水 ≥6小时 50 mL/h 100 mL/h 输注前予激素+抗组胺药
Isatuximab 生理盐水 ≥2.5小时 25 mL/h 50 mL/h 监测IRR
卡非佐米 5%葡萄糖 首剂30min 10 mL/h 120 mL/h 避光、微泵控制

以上规范基于最新指南及药品说明书,具体执行需结合患者肝肾功能及并发症调整

0

评论0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