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阵发性室上速急诊诊疗流程
快速评估与分层处理
-
血流动力学评估
-
优先尝试迷走神经刺激
-
同步12导联心电图
-
开放静脉通路
-
意识障碍
-
收缩压<90 mmHg伴低灌注征
-
急性心衰/肺水肿
-
胸痛伴心肌缺血证据(ST-T改变)
-
不稳定表现(需立即干预):处理:同步直流电复律(能量:单相波100-200 J,双相波50-100 J)
-
稳定状态:
-
迷走神经刺激法(首选改良Valsalva动作):
-
标准Valsalva:坐位屏气后用力呼气(如吹10 ml注射器维持40 mmHg压力15秒)
-
改良Valsalva:半卧位完成屏气→迅速平卧并抬高下肢45°(成功率43% vs 标准法17%)
-
替代方法:咽反射刺激、单侧颈动脉窦按摩(避免双侧,老年/动脉硬化者禁用)
药物复律(血流动力学稳定者)
-
一线药物
-
2.5-5 mg缓慢静注(>2分钟),无效10-15分钟可重复,总量≤20 mg
-
预激患者禁用
-
首剂6 mg快速静推(1-3秒),无效2分钟后追加12 mg
-
起效快(20-30秒),半衰期<10秒,副作用短暂(潮红、胸痛、窦停)
-
腺苷(ATP):
-
维拉帕米:
-
二线药物
-
普罗帕酮:1-2 mg/kg(常用70 mg)静注,适用于无结构性心脏病者
-
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0.5 mg/kg静注,维持0.05-0.2 mg/(kg·min)
-
特殊注意事项:
-
预激综合征(WPW)伴房颤/房扑:禁用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及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易诱发室颤)
进阶干预措施
-
电生理干预
-
经食道心房调搏:超速抑制终止心动过速,适用于药物禁忌或无效者
-
射频消融术:根治性治疗,成功率>95%(推荐反复发作或药物控制不佳者)
-
电复律适应症扩展:
-
药物复律失败
-
食管调搏不可及时
-
预激合并宽QRS心动过速(排除室速后)
特殊人群处理
-
孕妇
-
首选迷走刺激
-
药物可选腺苷(FDA C级)或普罗帕酮(妊娠中晚期相对安全)
-
儿童
-
腺苷剂量0.1-0.3 mg/kg
-
慎用钙拮抗剂(低血压风险)
关键鉴别诊断
-
房扑(2:1传导):
-
心电图F波(Ⅱ、Ⅲ、aVF导联锯齿波),心室率常150 bpm
-
室速(VT):
-
宽QRS波(≥120 ms)、房室分离、室性融合波、胸导联同向性
-
窦速:
-
心率<150 bpm,P波形态正常,无突发突止
辅助检查与长期管理
-
急诊检查:
-
心电图(重点:QRS宽度、P波位置、RR间期)
-
电解质(尤其K⁺、Mg²⁺)、心肌酶、BNP(排除心衰)
-
长期预防:
-
射频消融:一线根治方案(AVNRT/AVRT首选)
-
药物维持: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钙拮抗剂(地尔硫䓬),适用于拒绝手术者
-
患者教育:
-
指导Valsalva动作自我应用
-
避免诱因(咖啡因、酒精、疲劳)
诊疗流程图
评估稳定性 ↓ 不稳定 → 同步电复律 ↓稳定 迷走刺激(改良Valsalva优先) → 失败 → 腺苷/维拉帕米 → 无效 → 食管调搏/电复律 ↓有效 长期随访 + 射频消融评估
依据来源:整合2021-2024年国内外指南及电生理研究,结合急诊实践优化流程。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