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诊疗指南与病例分析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诊疗指南与病例分析

基于2024年中国最新指南与急诊科典型病例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概述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以睡眠中反复呼吸暂停为特征,分为阻塞性(OSA)、中枢性(CSAS)和混合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最常见,占成人睡眠呼吸紊乱的绝大多数,表现为上气道塌陷致气流中断,伴持续呼吸努力和血氧下降。

OSA是全身性疾病,与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糖尿病及猝死风险相关。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主要危险因素

1

肥胖

BMI≥28 kg/m²(亚洲标准),咽部脂肪沉积致气道狭窄

2

上气道解剖异常

鼻中隔偏曲、扁桃体肥大、舌根后坠、小颌畸形等

3

年龄与性别

男性>女性,绝经后女性风险升高

4

其他因素

长期饮酒/镇静药物(抑制上气道肌张力)、吸烟、家族史

发病机制

睡眠时咽部扩张肌张力降低,气道负压增大,软组织塌陷阻塞气道。

REM期肌张力进一步下降,事件加重。

关键病理生理变化

  •                            间歇性低氧血症
  •                            微觉醒导致睡眠片段化
  •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                            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

                           
临床表现

夜间症状

  • 响亮不规律打鼾(>60dB)

  • 呼吸暂停(>10秒)

  • 憋醒、多动

白天症状

  • 嗜睡(Epworth评分≥10)

  • 晨起头痛

  • 认知下降(记忆力、注意力)

  • 情绪障碍

                           
诊断标准(据2024年中国指南)

需满足以下两项:

1. 症状

打鼾、呼吸暂停、嗜睡或失眠等任一表现

2. 多导睡眠监测(PSG)

金标准:AH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5次/小时,且阻塞性事件占比>50%

分度标准

轻度

AHI 5~15次/小时

中度

AHI 15~30次/小时

重度

AHI>30次/小时

                           
治疗方案(2024年指南)

行为治疗

  • 减重

    BMI≥28 kg/m²者需减重≥10%

  • 体位训练

    侧卧睡眠避免仰卧位塌陷

器械治疗

  • 一线方案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压力滴定后个体化设置

  • 替代方案

    双水平通气(BiPAP,用于CPAP不耐受者)、口腔矫治器(轻中度OSA)

药物治疗

  • 日间嗜睡

    莫达非尼(100~200mg/晨)

  • 失眠共病(COMISA)

    避免苯二氮䓬类(加重呼吸抑制)

    推荐: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雷美替恩 8mg/睡前)或食欲素拮抗剂(苏沃雷生 10~20mg/睡前)

手术干预

  • 适应证

    解剖结构异常(如鼻息肉、Ⅲ度扁桃体肥大)或CPAP失败者

  • 术式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颌骨前徙术

典型病例分析(急诊科视角)

病例资料

1. 基本信息

性别

年龄

52岁

BMI

32 kg/m²

主诉

“意识不清2小时”

2. 既往史

高血压10年(氨氯地平 5mg qd)

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 0.5g bid)

长期打鼾伴夜间憋醒,未诊治

3. 现病史

3天前

感冒后嗜睡加重,夜间鼾声如雷,多次呼吸暂停(>40秒)

当日

晨起叫不醒,呼吸浅慢,SpO₂ 70%(家中指测)

4. 急诊查体

生命体征

BP

180/100mmHg

HR

54次/分

RR

8次/分

SpO₂

68%(未吸氧)

其他查体
  •                                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病理征阴性
  •                                颈短,下颌后缩,扁桃体Ⅲ度肿大

5. 辅助检查

动脉血气(面罩吸氧5L/min)

pH

7.21

PaCO₂

78mmHg

PaO₂

55mmHg

HCO₃⁻

32mmol/L

其他检查

头颅CT:未见出血/梗死

急诊诊治经过

1. 初步诊断

  • 急性Ⅱ型呼吸衰竭(OSA诱发)

  • 肥胖低通气综合征?

  • 高血压急症

2. 紧急处理

呼吸支持

无创通气(BiPAP):

模式

S/T

IPAP

16cmH₂O

EPAP

8cmH₂O

FiO₂

40%

效果:2小时后SpO₂升至92%,PaCO₂降至55mmHg

药物治疗

降颅压

20%甘露醇 125ml 静脉滴注(30分钟内)

控制血压

乌拉地尔 12.5mg + 生理盐水 20ml,微泵静注(5ml/h起调整)

呼吸兴奋剂

氨茶碱 0.25g + 生理盐水 50ml,微泵静注(2ml/h,维持血药浓度)

3. 确诊检查

PSG监测(ICU内进行):

AHI

48次/小时

最低SpO₂

65%

确诊重度OSA

4. 后续治疗

CPAP长期治疗

压力滴定后设定10cmH₂O

减重处方

二甲双胍增至1g bid,司美格鲁肽 0.5mg 周皮下注射

手术计划

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

救治经验总结(基于指南)

快速识别高危特征

  • 三联征:肥胖+昏迷+高碳酸血症需优先考虑OSA危象

  • 床旁评估:颈围>40cm、下颌后缩、扁桃体肥大提示解剖风险

急诊处理要点

  • 无创通气优先:BiPAP是OSA呼吸衰竭的一线选择(避免插管相关损伤)

  • 慎用镇静剂:禁用阿片类/苯二氮䓬类(加重呼吸抑制)

多学科协作

  • 耳鼻喉科:评估手术指征(如本例扁桃体Ⅲ度肥大)

  • 内分泌科:联合减重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

随访关键

CPAP依从性监测:>4小时/夜可降低再入院率

本病例诊疗依据:

  • 呼吸支持方案参照《中国成人失眠共病OSA指南(2024)》
  • 药物选择参考《成人OSA基层诊疗指南(2018)》

                                   
预后

未治疗者

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3倍,交通事故风险高2.5倍

规范治疗

CPAP依从性>4小时/夜可逆转日间症状,降低高血压风险

                                   
参考文献指南

  • 《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MedTribune,2024)

  • 《中国成人失眠共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治指南(2024版)》

 

0

评论0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