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常心包腔含20-50ml润滑液。当积液量短期内快速增加(>100ml)或缓慢积累达1000-2000ml时,心包内压急剧升高,心室舒张期充盈受限→心输出量↓、静脉压↑。 医源性(15-20%):冠脉介入、心脏术后引流管阻塞 创伤性:心脏贯穿伤、主动脉夹层破裂 自发性:抗凝过度致心包积血、心室游离壁破裂
肿瘤性(17-25%):肺癌、乳腺癌转移 感染性(15-30%):结核性、化脓性 炎症性:尿毒症(18.4%)、系统性红斑狼疮 动脉压↓ 收缩压<90mmhg<> 颈静脉怒张 JVP≥10cmH₂O 心音遥远 "隔墙感" 85% 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但肺部无湿啰音) >75% 奇脉(吸气期收缩压下降≥10mmHg) >90% ECG改变(QRS低电压、电交替) 超声确诊征象:右房/室塌陷、下腔静脉固定扩张
血流动力学评估 即刻心包穿刺 → 穿刺液送检 → 病因治疗 快速补液 + 升压药支持 位点:剑突下路径(首选) 液量:首次引流≤500ml 抗凝逆转:肝素用鱼精蛋白 升压:肾上腺素1mg IV每3-5分钟 抗心律失常:胺碘酮300mg IV 预防复发:秋水仙碱0.5mg bid 床旁超声"金三角"评估 肿瘤性积液推荐心包腔内注射曲安奈德 NOAC患者优先用Andexanet alfa 性别/年龄:男性,58岁 主诉:突发气促伴意识模糊1小时 既往史:冠脉支架术后3年(利伐沙班15mg qd),高血压 活动中突发胸骨后压榨痛,硝酸甘油未缓解 出现气促、面色苍白,呼叫120 转运途中意识模糊,BP 70/40mmHg 生命体征 P 140bpm, R 32次/分, BP 68/42mmHg, SpO₂ 88% 体征 颈静脉怒张,心音遥远,奇脉22mmHg 心包环状积液(前壁12mm,后壁18mm) 右房舒张期塌陷,下腔静脉内径23mm ECG 窦速伴QRS电交替 凝血功能 INR 3.8(抗凝过度) 0.9% NS 500ml快速输注 → BP升至78/50mmHg 肾上腺素1mg IV推注 → 续0.1μg/kg/min泵入 抗凝逆转:PCC 1500IU + 维生素K 10mg IV 剑突下路径:超声引导置入8F引流管 抽出不凝血300ml BP升至102/64mmHg,HR降至110bpm 持续引流(首6h 450ml),每4h超声评估 停利伐沙班,改用比伐卢定抗凝 胺碘酮300mg IV预防心律失常 心包液检查 RBC>1.0×10¹²/L,HCT 32% → 心包积血 冠脉CTA 右冠支架通畅,无新发夹层 抗凝患者突发无法解释的低血压+颈静脉怒张,需立即超声排查 奇脉检测应结合无创血压监测(手工触诊敏感性仅50%) 液体复苏争议:指南推荐快速补液500ml,但需同步准备穿刺 穿刺时机:超声见右室受压,即使BP>90mmHg也应提前穿刺 复用肾上腺素后仍低血压,需排查合并张力性气胸 引流后血压再次下降,提示活动性出血需外科干预 床旁超声"金三角"评估取代传统三联征 肿瘤性/术后复发积液推荐心包腔内注射曲安奈德 本例为抗凝相关迟发心包填塞(术后10天发生),提示对于PCI术后高危患者,需教育识别填塞症状并定期超声随访(出院后72h及1周)。心包填塞系统综述及危重抢救病例分析(2025指南)
一、心包填塞的病因机制、临床表现与诊疗指南
病因机制
病理基础
主要病因分类
急性(<24h)<>
亚急性/慢性
临床表现
经典Beck三联征
其他关键表现
2025 ESC/ACC诊疗指南重点更新
紧急处理流程
不稳定
稳定
穿刺规范
药物支持
2025更新要点
关键鉴别诊断
疾病
关键鉴别点
急诊检查策略
急性心衰
肺部湿啰音、BNP显著升高
床旁BNP+肺部超声(B线征)
肺栓塞
D-二聚体>500μg/L、右室扩张
CTPA/肺动脉造影
张力性气胸
气管偏移、患侧呼吸音消失
胸片/超声(肺滑动征消失)
脓毒症休克
发热、白细胞>12×10⁹/L、乳酸>4mmol/L
血培养+降钙素原
二、心包填塞危重抢救病例分析
病例资料(ID:2025-ER-076)
基本情况
现病史时间轴
查体与辅助检查
床旁超声(FATE流程)
诊治经过
血流动力学支持
心包减压
病因治疗与监护
病因确诊
经验总结与临床警示
早期识别要点
抢救关键环节
避免陷阱
2025指南更新实践
临床警示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