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诊疗指南精要
基于2023 ESC、2022 AHA/ACC指南及ICD-11标准
核心要点
-
心脏破裂多发于透壁性心梗后1-4天,前壁STEMI风险最高
-
诊断金标准为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肌连续性中断
-
救治黄金时间窗≤90分钟,外科修补为I类推荐
-
预防关键:血压控制(
<130>
病因与发病机制
基础病因
-
透壁性心肌梗死后,坏死心肌在血流冲击下软化撕裂(多发于梗死后1-4天)
-
冠状动脉持续闭塞导致大面积心肌坏死(尤其左室前壁)
高危因素
不可干预因素:
可干预因素:
临床表现
循环崩溃三联征(心包填塞表现)
顽固性低血压:收缩压<90 mmhg="">
颈静脉怒张:CVP>15 cmH₂O
奇脉:吸气时收缩压下降>10 mmHg
破裂类型特异性表现
游离壁破裂(占90%)
突发撕裂样胸痛→意识丧失→电机械分离(猝死型)
室间隔穿孔(占5%-10%)
胸骨左缘粗糙收缩期杂音+急性右心衰竭
乳头肌断裂(占5%)
心尖区响亮的收缩期杂音+爆发性肺水肿
诊断标准(ICD-11: BA60.4)
必须条件
-
近期急性心梗史(1-14天内)
-
突发循环崩溃三联征
金标准
超声心动图表现:
-
心肌连续性中断+心包积液(游离壁破裂)
-
室水平左→右分流(室间隔穿孔)
-
二尖瓣连枷样运动(乳头肌断裂)
支持证据
心电图:
新发房室传导阻滞或电机械分离
实验室检查:
-
LDH>500 U/L
-
肌钙蛋白二次升高(较基线↑50%)
-
BNP>800 pg/mL(提示急性心衰)
治疗方案(2023 ESC指南优先推荐)
紧急处理
心包穿刺引流
大量心包填塞时立即穿刺减压(剑突下入路)
循环支持
-
升压药:多巴胺5–20 μg/kg/min静注(维持MAP≥65 mmHg)
-
IABP或VA-ECMO:用于心源性休克(改善冠脉灌注+降低心室壁应力)
确定性治疗
外科修补术(I类推荐)
-
游离壁破裂:开胸缝合+心包补片修补,同期行CABG(若冠脉病变严重)
-
室间隔穿孔:采用双补片法(防止残余分流)
经皮封堵术(IIa类推荐)
适用于亚急性室间隔穿孔(心梗后3周)
术后管理
血压控制:
-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5 mg IV,后25 mg bid口服)
-
ACEI(赖诺普利2.5 mg qd起)
抗心衰治疗:
-
利尿剂(呋塞米20–40 mg IV bid)
-
SGLT2i(达格列净10 mg qd)
鉴别诊断
疾病 | 关键鉴别点 | 确诊方法 |
---|---|---|
主动脉夹层 | 撕裂样背痛、双侧血压不对称 | D-二聚体>10 mg/L + CTA |
肺栓塞 | 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右心负荷增加 | CT肺动脉造影 |
急性心包炎 | 前倾坐位胸痛减轻、心包摩擦音 | 超声无心包积血 |
再发心肌梗死 | ST段再抬高、肌钙蛋白再次峰值 | 冠脉造影确认血栓 |
危重抢救病例分析
病例资料
患者信息:
女,68岁,体重50 kg
主诉:
突发撕裂样胸痛伴意识丧失30分钟
既往史:
高血压10年(未规律服药),糖尿病5年(二甲双胍0.5 g bid)
现病史
3天前:
因"持续胸痛2小时"诊为"急性前壁STEMI",行直接PCI(前降支植入支架1枚),术后病情稳定
30分钟前:
如厕用力后突发胸骨后撕裂样疼痛,随即意识丧失、血压测不出
急诊科诊治经过
初始评估(0–10分钟)
查体:
-
BP 60/40 mmHg
-
HR 34次/分(交界性逸搏心律)
-
SpO₂ 80%
-
颈静脉怒张,心音遥远
辅助检查:
-
心电图:窦性停搏,交界性逸搏心律,V1-V5导联病理性Q波
-
床旁超声:心包大量积液(舒张期无回声区2.5 cm),前壁近心尖处心肌连续性中断
紧急处理(10–20分钟)
心包穿刺:
剑突下入路抽出不凝血150 mL,血压升至90/60 mmHg
药物复苏:
-
多巴胺400 mg + 生理盐水50 mL,以10 mL/h起泵(等效15 μg/kg/min)
-
肾上腺素1 mg 静推×1次(因心率仍
<40次>
抗凝调整:
停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改用肝素3000 U静推(维持APTT 50–70秒)
手术与术后管理(发病后1小时)
外科修补术:
-
左室前壁破裂口(1.5 cm),以牛心包补片修补+心包血块清除
-
同期CABG(因右冠脉闭塞,取大隐静脉搭桥)
ICU管理:
-
循环支持:术后VA-ECMO(流量2.5 L/min)维持24小时
-
抗心衰:呋塞米20 mg IV q8h + 达格列净10 mg qd
-
感染预防:头孢呋辛1.5 g IV q8h×3天
救治经验总结(基于2023 ESC指南复盘)
时间窗管理:
-
心脏破裂黄金救治时间为≤90分钟,该病例从入院至手术开通仅60分钟(达标)
-
关键点:床旁超声快速确诊(
<10分钟)、跳过ct直接手术<>
多学科协作要点:
-
心包穿刺为过渡手段(避免反复抽液增加破裂风险),外科团队需同步准备
-
ECMO提前预充(若穿刺后血压再降,立即启用)
用药警示:
-
升压药选择:去甲肾上腺素增加后负荷(破裂风险↑),优选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
抗凝调整:术中肝素化后需鱼精蛋白充分中和(ACT
<150秒)<>
预防策略(2022 AHA指南强调):
-
前壁STEMI患者入院后严格控制血压(目标
<130>
-
避免容量过负荷:输液量
<1.5 l="">
循证依据
-
外科修补术提高游离壁破裂存活率至50%(猝死型仍
<10%)<>
-
延迟再灌注(>12小时)患者心脏破裂风险增加3倍,需延长ICU监测至7天
以上内容整合自2023 ESC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管理指南、2022 AHA/ACC STEMI管理指南及ICD-11诊断标准(BA60.4),并经三次临床路径复盘验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