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疗指南与危重病例解析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疗指南与危重病例解析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疗指南与危重病例解析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疗指南与危重病例解析

基于2025 ACC/AHA及2023 ESC指南的系统总结

本指南整合2025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指南及202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最新循证证据,包含危重抢救病例实战分析。

一、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系统解析

(一)病因机制

核心病因(90%以上)

  •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侵蚀:不稳定斑块纤维帽破裂,暴露促凝物质,激活血小板聚集及凝血瀑布,导致冠脉急性血栓形成

  • 关键点:>50%事件发生于狭窄程度

    <40%的冠脉,狭窄程度非血栓事件唯一预测因子<>

非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占5-10%)

  • 自发性冠脉夹层(SCAD):内膜撕裂形成假腔压迫真腔,多见于女性、产后或结缔组织病患者

  • 冠脉痉挛:可卡因滥用、吸烟诱发,可发生于正常或病变血管

  • 冠脉栓塞:房颤、瓣膜病(如二尖瓣狭窄)导致血栓脱落

  • MINOCA(冠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占急性心梗5-6%,机制包括微血管痉挛、斑块破裂或栓塞

(二)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

胸痛

压迫性/撕裂样胸骨后疼痛,>20分钟,伴出汗、恶心

不典型表现

乏力、呼吸困难(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常见)

体征

低血压                            心动过速                            肺部湿啰音                            新发杂音

提示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或乳头肌断裂

(三)诊断标准(据2023 ESC & 2025 ACC/AHA指南)

三联诊断法

症状

符合缺血性胸痛特征

心电图(ECG)
  • STEMI:相邻2导联ST段抬高(胸导联≥0.2mV,肢导联≥0.1mV)或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

  • NSTE-ACS:ST段压低≥0.5mV、T波倒置≥0.1mV或一过性ST段抬高

心肌标志物

高敏肌钙蛋白(hs-cTn):绝对值>99%参考值上限,且动态变化(1-2小时Δhs-cTn≥50%)

风险分层(2025 ACC/AHA新增)

NSTE-ACS四阶分层

基于GRACE评分、血流动力学、心律失常、心衰体征

(四)治疗方案(2025 ACC/AHA核心推荐)

再灌注治疗

STEMI
  • 门-球时间<90分钟<>:直接PCI(桡动脉入路优先)

  • 延迟PCI(>120分钟):溶栓+24小时内转运PCI

NSTE-ACS

高危:24小时内侵入性策略(冠脉造影±PCI/CABG)

抗栓治疗

双联抗血小板(DAPT)
  • 首选:阿司匹林(负荷量162-325mg) + 替格瑞洛(负荷量180mg,维持90mg bid)或普拉格雷(负荷量60mg,维持10mg qd)

  • 出血高危:1个月后降级为替格瑞洛单药(IA类)

抗凝:PCI术中比伐卢定或肝素

降脂治疗

  • 入院24小时内启动高强度他汀(阿托伐他汀40-80mg/d)

  • LDL-C≥70mg/dL:加用依折麦布或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140mg q2w)

心源性休克管理

罪犯血管PCI(24小时内)

机械循环支持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基础支持(IIa类)

  • 微轴流泵(如Impella):降低6月死亡率,但警惕肢体缺血/肾衰风险(IIb类)

(五)鉴别诊断

心血管疾病

  • 主动脉夹层

    背痛呈撕裂样,CT血管造影确诊

  • 心包炎

    ECG广泛导联ST段凹面向上抬高

非心血管疾病

  • 肺栓塞

    D-二聚体+CTPA

  • 胃食管反流

    硝酸甘油无效,胃镜确诊

二、ACS合并心源性休克危重抢救病例

病例资料

既往史

男,58岁,高血压10年(氨氯地平5mg qd),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0.5g bid),吸烟史30年

主诉

持续性胸痛4小时,伴大汗、呕吐

现病史

  • 04:00:突发胸骨后压榨性疼痛,VAS评分8分,放射至左臂,含服硝酸甘油0.5mg×2次无效

  • 07:30:入急诊科,意识模糊,BP 78/50mmHg,HR 120bpm,SpO₂ 92%(面罩给氧6L/min),双肺底湿啰音

诊治经过

初始评估(07:30-07:45)

ECG

V₁-V₅导联ST段抬高0.3-0.5mV

hs-cTnT

基线1200ng/L(参考值<14ng>

诊断

前壁STEMI合并心源性休克(Killip IV级)

抢救流程

07:45
  • 吗啡3mg IV(生理盐水2mL稀释,慢推>5分钟)缓解疼痛及焦虑

  • 双抗血小板:阿司匹林300mg嚼服 + 替格瑞洛180mg口服

07:50
  • 抗凝:肝素4000U IV(体重50kg,60U/kg)

  • 升压药:去甲肾上腺素0.1μg/kg/min泵入(配制:4mg+生理盐水至50mL,速率3.75mL/h)

08:00
  •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FiO₂ 60%),留置桡动脉监测

  • IABP置入(因低血压持续)

08:30
  • 紧急冠脉造影:前降支近端闭塞,右冠中段狭窄80%

  • PCI:前降支植入药物支架1枚,右冠未处理(非罪犯血管)

术后用药

抗血小板

替格瑞洛90mg bid + 阿司匹林100mg qd

降脂

阿托伐他汀40mg qn

利尿

呋塞米20mg IV bid(生理盐水20mL稀释,慢推>2分钟)

并发症处理

术后6小时Hb降至7.2g/dL:输红细胞2U(目标Hb≥10g/dL)

乳酸升高至5.8mmol/L:扩容(生理盐水500mL/6h)+ 优化灌注

救治经验总结(结合2025 ACC/AHA指南)

时间管理关键点

门-球时间≤90分钟达标
(本例为60分钟)

抗栓与出血平衡

DAPT首选替格瑞洛降低缺血事件,但需监测出血(本例输血后DAPT未调整)

机械支持选择

IABP作为一线(操作简便),微轴流泵限于难治性休克(因出血风险高)

二级预防强化

出院前启动心脏康复,LDL-C目标<55mg>

本病例遵循2025 ACC/AHA指南核心推荐,强调快速血运重建、个体化抗栓及机械支持的风险获益评估。

0

评论0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