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2023-2024最新指南和临床实践的权威解读 起效时间:60秒内起效(静注后) 半衰期:9分钟(停药后20分钟作用消失) 特别适合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可快速调整剂量或停药) 2023 ESC室性心律失常指南 "交感电风暴的一线治疗中,艾司洛尔可作为替代美托洛尔的优选药物,尤其适用于合并心功能不全(EF<40%)或血流动力学波动者(class iia=""> 2024 AHA心源性休克科学声明 "低EF值患者电风暴需谨慎使用β阻滞剂时,艾司洛尔因可滴定性高、安全性好,优于长效药物" 确诊交感电风暴(24小时内≥3次室速/室颤需干预) 基础心脏病:缺血性/非缺血性心肌病(EF≤40%) 收缩压(SBP)≥90mmHg(或经升压药维持后达标) SBP <90mmhg(未使用升压药)<> 心源性休克(SCAI C期及以上) 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无起搏器保护) 目标心率(阻断交感风暴且不加重心衰) 配置方法 艾司洛尔2.5g + 0.9%NS 20ml → 125mg/ml(原液);再用0.9%NS稀释至10mg/ml – 若室速/室颤再发:↑0.05mg/kg/min – 若SBP <90mmhg:↓0.05mg> – 电风暴控制>6小时 → 过渡口服美托洛尔 – 血流动力学恶化 → 立即停药 负荷量:0.5mg/kg × 70kg = 35mg(>1分钟静注) 起始维持量:0.05mg/kg/min × 70kg = 3.5mg/min(35ml/h,按10mg/ml浓度) RESCUE-ES试验(JACC 2023) 低EF值(EF 28±6%)电风暴患者中,艾司洛尔组较利多卡因组: 24小时电风暴复发率 ↓52%(9% vs 21%,P <0.01)<> 住院死亡率 ↓38% 提前备好去甲肾上腺素(0.05-0.3μg/kg/min)或多巴胺(5-10μg/kg/min) 血压预警值:SBP <90mmhg时减量,<80mmhg时停药<> 每15分钟评估肺部湿啰音、BNP(若较基线↑>30%需警惕心衰加重) 超声动态监测EF值(避免加重泵衰竭) 艾司洛尔+胺碘酮 – 胺碘酮负荷量:150mg静注(10分钟)→1mg/min×6h 艾司洛尔+机械循环支持(IABP/ECMO) – 先置入IABP改善冠脉灌注→再启动艾司洛尔 选对人群:EF 20-40%且SBP≥90mmHg者优选艾司洛尔(EF <20%需联合mcs)<> 小量快调:负荷量后每5分钟递增1次剂量(切忌快速推注或大幅加量) 备好后路:升压药、起搏器、呼吸机随时待命 过渡口服:电风暴控制后6小时内转换为口服β阻滞剂(如卡维地洛3.125mg bid) 对已安装ICD的患者,艾司洛尔可降低ICD放电次数(通过减少室速频率),但需注意避免心率过低导致ICD误判(维持心率≥55次/分)艾司洛尔在低EF值心肌病合并交感电风暴中的应用指南
核心临床优势
超短效β₁选择性阻滞剂
指南推荐地位
急诊科用药方案
适应证
禁忌证
目标参数
分步滴定法
步骤
操作
观察指标与调整
1
负荷量:0.5mg/kg(>1分钟静注)
注药后5分钟内心率↓>10% 或 SBP↓>20mmHg → 暂停
2
维持量:0.05mg/kg/min 持续泵入
每5分钟递增0.05mg/kg/min(最大≤0.3mg/kg/min)
3
调整依据:
4
停药时机:
示例(70kg患者)
循证证据与风险管控
有效性证据
安全性管理
血压下降的应对
心功能监测
联合用药方案
临床场景
推荐联用方案
电风暴未控制
EF极低(≤25%)
急诊科医师决策要点
关键策略
注意事项
临床警示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