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循环支持设备指南:IABP、Impella CP与ECMO对比
急诊循环支持设备指南:IABP、Impella CP与ECMO对比
基于2025年最新指南与临床证据的急诊决策参考
急诊科专用
关键限制
依赖自身心律,流量提升有限(10-20%),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夹层绝对禁忌
-
✓ 中-重度心源性休克(尤其左心衰为主)
-
✓ 高危PCI术中支持(优于IABP)
-
✓ AMI合并多支病变/无保护左主干需复杂PCI
-
✓ 心脏术后低心排(右心功能尚可时)
关键限制
右心衰/三尖瓣机械瓣禁忌,血管通路受限(需≥13F),溶血风险较高
关键限制
增加左室后负荷,抗凝要求高,并发症多(出血、肢体缺血、感染)
支持原理与血流动力学效应
参数 |
IABP |
Impella CP |
VA-ECMO |
支持类型 |
搏动性反搏 |
连续性轴流泵 |
体外心肺旁路 |
流量增加 |
+10-20% CO |
+3.0-4.0 L/min |
+4-6 L/min |
左室卸载 |
间接(↓后负荷) |
直接(减少前负荷) |
增加后负荷 |
急诊植入与团队需求
维度 |
IABP |
Impella CP |
VA-ECMO |
植入速度 |
快(5-10min) |
中(需超声引导) |
慢(需外科切开) |
团队要求 |
心内科/急诊科 |
心内科/心脏外科 |
多学科团队 |
转运可行性 |
高 |
中 |
低 |
并发症与禁忌证对比
风险类型 |
IABP |
Impella CP |
VA-ECMO |
血管并发症 |
下肢缺血(5-10%) |
血管穿孔、血肿 |
截肢风险 |
绝对禁忌证 |
主动脉夹层/重度反流 |
右心衰、机械主动脉瓣 |
不可逆脑损伤 |
抗凝需求 |
低剂量肝素 |
中剂量肝素 |
高强度抗凝 |
决策流程图
单纯左心功能不全?
(BP≥90mmHg, 尿量>30ml/h)
全心衰竭/心脏骤停?
(Lac>5mmol/L, 意识障碍)
是否合并呼吸衰竭?
(PaO2/FiO2<150)<>
关键更新与证据
-
1
IABP地位
中国指南仍推荐用于AMI合并CS(Ⅰ,C-EO),尤其存在机械并发症时;但ESC指南降级(Ⅲ,A)。
-
2
Impella CP优势
PROTECTⅡ研究显示,高危PCI中Impella降低术中低血压风险50% vs IABP。
-
3
ECMO联合策略
ECMO+IABP成为心源性休克新标准(降低左室负荷+保证冠脉灌注)。
急诊科医师须知
-
•
"治本"优先
所有设备均为过渡治疗,需同步处理原发病(如PCI治疗AMI、抗生素治疗脓毒症)。
-
•
时间窗关键
IABP/Impella适用于可逆病因;ECMO适用于潜在可逆心肺损伤。
-
•
转运风险
Impella/ECMO患者转运需专业团队,否则优选就地稳定后转IABP。
急诊实战口诀
"血压垮,ECMO上;
左室胀,IABP帮;
PCI险,Impella防;
多器官衰,快转ICU扛"
作为急诊一线医师,您的快速评估和初期决策直接决定预后。建议与心内/重症团队建立绿色通道,提前制定MCS激活流程,以最大化救治成功率。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