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后20天急性心梗患者急诊PCI临床指南
一、急诊PCI指征明确(Ⅰ类推荐)
急性心梗持续胸痛
符合STEMI/NSTEMI再灌注治疗指征,延迟PCI将显著增加心肌坏死及死亡风险。
脑梗时间窗已过关键期
-
脑梗后14天是出血风险转折点,20天时脑出血转化风险显著降低(
<5% vs.="">
-
指南允许:缺血性卒中14天后行PCI无绝对禁忌(2024 ESC心肌血运重建指南)
二、风险控制关键点
1. 术前评估(需1小时内完成)
项目 |
要求 |
头颅CT平扫 |
必须紧急完成!排除无症状性脑出血/大面积梗死软化灶(出血转化高危征象)。 |
神经功能评估 |
确认NIHSS评分=0(满足"无明显后遗症"),无新发头痛、呕吐或意识障碍。 |
心脏评估 |
心电图(定位梗死部位)、肌钙蛋白、BNP、床边超声(排除室壁瘤/附壁血栓)。 |
2. 抗栓策略调整(核心!)
PCI术中抗凝
双联抗血小板DAPT
阿司匹林 100mg + 氯吡格雷 75mg
避免替格瑞洛/普拉格雷
术后抗栓
氯吡格雷为首选P2Y12抑制剂
出血风险显著低于新型药物(PLATO亚组分析)。
替格瑞洛/普拉格雷仅用于氯吡格雷抵抗
需基因检测证实。
三、替代方案:仅限无法PCI时
场景 |
处理方案 |
头颅CT提示脑出血 |
绝对禁忌PCI → 药物保守:吗啡镇痛+β阻滞剂+硝酸甘油+肝素抗凝(目标APTT 50-70s)
|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
启动IABP/ECMO支持,多学科评估后再通策略(必要时溶栓替代)。
|
四、术后管理
神经监测
-
PCI后24小时内每小时评估意识、瞳孔及肢体肌力。
-
新发神经症状→立即停抗栓药并复查头颅CT。
血压控制
收缩压严格维持100-120mmHg(预防脑出血)。
DAPT时机
氯吡格雷负荷量(600mg)可在PCI后立即给予(脑梗20天出血风险已较低)。
临床决策总结
急诊PCI是首选(Ⅰ类推荐)
术前快速完成头颅CT及神经评估。
术中抗凝选比伐卢定
DAPT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避免强效抗栓药)。
注:若术前评估发现大面积脑梗未完全稳定(如MRI显示DWI高信号残留),需心内/神经/影像科多学科会诊决策。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