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血压急症诊疗流程
急诊科专业指南 · 基于2024中国指南及2025国际最新文献
🔍 一、诊断与评估
1. 诊断标准
-
血压急剧升高(通常≥180/120 mmHg)
-
伴随急性靶器官损害(如脑病、心肌梗死、急性肾损伤等)
-
注意:单纯血压升高无器官损害为高血压亚急症
2. 快速评估
-
病史采集:用药史、高血压病程、诱因(如停药、肾动脉狭窄)
-
靶器官损害筛查:
-
神经系统:意识状态、瞳孔、病理反射
-
心血管:心音、颈静脉怒张、肺水肿体征
-
肾脏:尿量、血肌酐
-
辅助检查:
-
必查:心电图、血常规、电解质、肾功能、心肌酶、头颅CT/MRI(怀疑脑卒中时)
-
选查:主动脉CTA(排除夹层)、心脏超声
💊 二、治疗原则
1. 分阶段降压
-
第1小时:收缩压降低20-25%(不超过25%)
-
2-6小时:逐步降至160/100 mmHg以下
-
24-48小时:缓慢达标(目标值依器官损害类型调整)
2. 个体化降压目标
并发症类型 | 1小时内降压目标 | 最终目标(24h内) |
---|---|---|
脑卒中 | 不推荐快速降压 | <180/110 mmHg |
主动脉夹层 | 收缩压<120 mmHg | 维持收缩压100-120 |
急性心衰/肺水肿 | 收缩压下降10-15% | <140/90 mmHg |
子痫前期 | 收缩压<160 mmHg | <150/100 mmHg |
💉 三、静脉药物选择及用法
1. 一线药物
2. 特殊场景用药
-
尼卡地平(脑血管痉挛风险时):5-15 mg/h静滴
-
硝酸甘油(合并心肌缺血):5-100 μg/min静滴
-
呋塞米(急性肺水肿):20-40 mg静推
⚠️ 四、并发症处理要点
1. 高血压脑病
-
首选乌拉地尔或尼卡地平
-
降颅压:甘露醇125 ml q6h
-
控制抽搐:地西泮10 mg静推
2. 主动脉夹层
-
联合用药:艾司洛尔+硝普钠(先控制心率至60-80次/分)
-
疼痛管理:吗啡2-4 mg静推
3. 急性肾损伤
-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NSAIDs)
-
优选非诺多泮:0.1-0.3 μg/kg/min静滴
📊 五、监护与随访
1. 监测频率
-
血压:每5分钟监测至稳定,后每小时监测
-
尿量:每小时记录(目标>0.5 ml/kg/h)
2. 过渡至口服药时机
血压稳定24小时后启动:
-
首选CCB(氨氯地平5 mg qd)或ARB(厄贝沙坦150 mg qd)
-
联合用药:加用利尿剂(氢氯噻嗪12.5-25 mg qd)
📚 关键参考文献更新要点
-
2024中国指南强调:静脉用药需根据器官损害类型分层选择
-
2025国际共识:乌拉地尔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优先地位
-
英国高血压协会(2022):避免过度降压导致脑/冠脉低灌注
建议结合具体病例动态调整方案,必要时启动多学科会诊。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