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酸锂中毒诊疗流程
2025年更新 | 急诊科专业指南
药物规格与中毒剂量
药物规格
-
片剂:0.25g/片、0.5g/片(常规速释剂)
-
缓释剂:如柠檬酸锂,需注意吸收时间差异
中毒剂量与血锂浓度分级
-
有效治疗浓度:0.6-1.2 mmol/L
-
中毒阈值:
-
轻度中毒:>1.5 mmol/L(恶心、震颤)
-
中度中毒:1.5-2.5 mmol/L(共济失调、意识模糊)
-
重度中毒:>2.5 mmol/L(癫痫、昏迷、多器官衰竭)
-
致死浓度:>4.0 mmol/L(需紧急透析)
急诊诊疗流程
初步评估与稳定生命体征
-
快速获取病史:用药剂量、时间、合并症(尤其肾功能)
-
监测生命体征(意识、呼吸、循环)及心电图(QT延长、心律失常)
-
立即检测血锂浓度(需12小时达稳态后采样)
急性中毒处理
-
胃肠道净化:
-
洗胃:急性摄入
<4小时者,使用生理盐水(禁用活性炭,因吸附无效)<>
-
导泻:硫酸钠(成人15-30g,儿童250mg/kg)
-
补液促排:
-
生理盐水:首剂1-2 L(儿童20 mL/kg),维持尿量>2 mL/kg/h
-
碳酸氢钠:0.5-1.5 mEq/kg静脉滴注(碱化尿液,仅用于合并酸中毒者)
-
血液透析指征:
-
血锂>4.0 mmol/L或合并肾衰竭
-
持续症状(癫痫、昏迷)或血锂>2.5 mmol/L且无法通过补液控制
-
透析后需每4-6小时复查血锂(反跳风险)
对症支持治疗
-
神经系统症状:
-
癫痫:地西泮5-10 mg IV(成人)
-
脑水肿:甘露醇0.5-1.0 g/kg IV
-
心血管症状:
-
心律失常:根据类型选择胺碘酮或β受体阻滞剂,避免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加重传导阻滞)
-
代谢异常:纠正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优先)
复查与长期管理
血锂监测
-
急性期每2-4小时检测,稳定后每日一次
-
透析患者需监测至血锂
<1.0 mmol="">
中毒后随访
-
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评估(锂可致肾小管损伤及甲减)
-
精神科会诊调整后续用药(避免联用NSAIDs、利尿剂等高风险药物)
关键注意事项
高危因素
-
脱水、低钠饮食
-
肾功能不全
-
联用抗精神病药(如氟哌啶醇)或NSAIDs
患者教育
-
强调多饮水(日2-3 L)、正常盐摄入
-
识别早期中毒症状(震颤、多尿)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