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高血压诊疗指南与危重病例抢救分析
恶性高血压诊疗指南与危重病例抢救分析
结合2024年ESC/ISH指南与急诊临床实践整理
常见病因
-
1 原发性高血压进展:1%~5%的原发性高血压可发展为恶性高血压
-
2 继发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急性肾小球肾炎、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妊娠毒血症等
-
3 肿瘤相关因素:肾细胞癌分泌肾素、抗肿瘤药物(如VEGF抑制剂)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
4 诱因:极度疲劳、寒冷刺激、神经过度紧张、更年期内分泌失调
核心病理机制
1
血管损伤
动脉内膜增生、纤维素样坏死,中膜肥厚导致管腔狭窄
2
靶器官缺血
血压急剧升高(舒张压≥130mmHg)突破脑血管自动调节上限,引发内皮损伤、血栓形成
3
恶性循环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过度激活,加重血管收缩与钠潴留
典型三联征
眼底改变
视盘水肿、火焰状出血(Ⅲ-Ⅳ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
急性靶器官损害表现
肾脏
血尿、蛋白尿(24h>3.5g)、急性肾损伤(肌酐短期内翻倍)
中枢神经
头痛、喷射性呕吐、抽搐、意识障碍(高血压脑病)
诊断标准(ESC/ISH 2024)
血压≥180/120mmHg + 急性靶器官损害(视盘水肿、肾损伤、心衰、脑病)
药物选择与用法
药物 |
用法与剂量 |
适用场景 |
硝普钠 |
0.25~10 μg/kg/min 静脉泵入,避光 |
首选,尤其合并脑病/心衰 |
尼卡地平 |
5~15 mg/h 静脉泵入 |
冠心病患者慎用 |
拉贝洛尔 |
20~80 mg 静推,后1~2 mg/min 维持 |
妊娠或哮喘患者禁用 |
乌拉地尔 |
12.5~25 mg 静推,后5~40 mg/h 静脉泵入 |
肾功能不全者安全 |
后续口服方案
三联方案(A+C+D)
-
ARB/ACEI(缬沙坦80mg/d)
-
二氢吡啶类CCB(氨氯地平5mg/d)
-
利尿剂(呋塞米20mg/d)
单片复方制剂(SPC)
提高依从性(如缬沙坦氨氯地平片)
用药警示
硝普钠使用>72小时需监测氰化物中毒(乳酸>4mmol/L提示风险)
继发性高血压病因筛查
疾病 |
关键鉴别点 |
确诊检查 |
嗜铬细胞瘤 |
阵发性高血压伴头痛、出汗、心悸 |
血尿儿茶酚胺、肾上腺CT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低钾血症、肌无力、手足搐搦 |
肾素-醛固酮比值(ARR) |
肾动脉狭窄 |
青年发病、腹部血管杂音 |
肾动脉CTA/造影 |
库欣综合征 |
向心性肥胖、皮肤紫纹 |
皮质醇节律+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
病例资料
现病史
患者2小时前情绪激动后突然头痛、呕吐,随后抽搐、意识丧失。家属测血压220/140mmHg,紧急送医。
急诊诊治经过
初始评估(0~10分钟)
查体
-
BP 230/146mmHg,HR 110次/分(窦性)
-
昏迷(GCS 8分),双侧瞳孔等大(光反射迟钝)
-
视盘水肿(眼底镜);双肺湿啰音
辅助检查
-
血肌酐 265μmol/L(基线90),尿素氮 18.2mmol/L
-
心电图:左室高电压,V4~V6导联ST压低
-
头颅CT:未见出血/梗死(排除脑出血)
紧急处理(0~60分钟)
降压
硝普钠起始0.5 μg/kg/min,每5分钟上调0.5 μg/kg/min,目标DBP降至110mmHg
降颅压
甘露醇125ml快速静滴(30min内)+ 呋塞米20mg静推(预防容量超负荷)
病因筛查与调整方案(2~24小时)
继发性筛查
-
肾动脉CTA:右肾动脉狭窄70%
-
儿茶酚胺:正常(排除嗜铬细胞瘤)
调整用药
-
硝普钠减量至3 μg/kg/min(维持BP 160/100mmHg)
-
加用乌拉地尔25mg静推后15mg/h泵入(减轻反射性心动过速)
后续治疗(24~72小时)
过渡口服方案
-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80mg/5mg)1片 qd
-
比索洛尔2.5mg qd(控制心率)
-
呋塞米20mg qd(减轻心脏负荷)
并发症处理
急性肾损伤:限液体入量,避免肾毒性药物
经验总结与复盘
长期管理策略
1 病因干预:肾动脉狭窄转介入科行支架置入
2 随访方案:家庭血压监测(早晚各1次)+ 动态血压评估夜间血压;每3月复查尿蛋白/肌酐比值、心脏超声(监测心肌纤维化)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