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肾小球肾炎综合诊疗与危重病例分析
基于KDIGO 2024及中国成人IgA肾病指南2025预审版
急性肾小球肾炎综合诊疗要点
病因与发病机制
感染因素
-
链球菌感染:占儿童AGN的80%以上,以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最常见
-
其他病原体: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乙肝病毒、COVID-19病毒等
免疫机制
-
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链球菌抗原与抗体形成复合物
-
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肾小球基底膜抗原与抗体直接结合
-
自身抗体介导损伤:如抗PLA2R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临床表现
典型三联征
危重并发症
并发症 | 发生机制 | 预警指标 |
---|---|---|
高血压脑病 | 血容量骤增+脑血管痉挛 | 血压>180/120 mmHg、抽搐、意识障碍 |
急性肺水肿 | 容量超负荷+左心衰竭 | 氧饱<90%、咯粉红泡沫痰、肺湿啰音<> |
急性肾损伤(AKI) | 肾小球滤过率骤降(<15 ml=""> | 少尿(<400 ml="">1mg/dl |
高钾血症 | 肾排钾障碍+酸中毒 | 血钾>5.5 mmol/L、心电图T波高尖 |
实验室特征
诊疗指南
诊断流程
-
1 确诊条件:急性肾炎综合征 + 链球菌感染证据 + C3动态变化
-
2 肾活检指征:少尿>2周/Scr>3mg/dl;持续低补体血症>8周
对症治疗
-
1 限盐利尿:钠摄入
<60mg>
-
2 降压目标:首选ACEI/ARB;高血压急症用硝普钠
抗感染与免疫治疗
1000mg/d×3天
鉴别诊断
感染后肾炎的鉴别要点
疾病 | 核心鉴别点 | 确诊方法 |
---|---|---|
IgA肾病 | 感染同步血尿(1-3天内)、无C3降低 | 肾活检:系膜区IgA沉积 |
膜增生性肾炎 | C3持续降低>8周、大量蛋白尿 | 电镜:内皮下致密物沉积 |
狼疮肾炎 | 抗核抗体+、多系统损害(皮疹/关节炎) | 抗dsDNA+、低补体C3/C4 |
急进性肾炎(RPGN) | 少尿+Scr倍增<3个月、贫血进展快<> | 肾活检:>50%新月体形成 |
急诊预警指标(需立即干预)
危重抢救病例:急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脑病及急性肺水肿
病例资料
患者基本信息
-
姓名:张××
-
性别:男
-
年龄:65岁
-
就诊时间:2025-04-10 14:30
-
主诉:肉眼血尿5天,气促伴抽搐2小时
-
既往史:高血压10年;糖尿病5年
现病史
-
3周前患"脓疱病"(背部皮肤感染),未规范治疗
-
5天前出现茶色尿、眼睑水肿,未就医
-
2小时前突发呼吸困难、抽搐,家属呼叫120
急诊查体
辅助检查
项目 | 结果 | 危急值 |
---|---|---|
血钾 | 6.8 mmol/L | >6.0 mmol/L |
肌酐(Scr) | 352 μmol/L(基线78) | AKI 3期 |
动脉血气 | pH 7.18,HCO₃⁻ 14 mmol/L | 代谢性酸中毒 |
心电图 | 室性早搏,T波高尖 | 高钾血症改变 |
胸片 | 蝶翼状渗出影(心影增大) | 急性肺水肿 |
抢救经过(分阶段处理)
第一阶段(0-30 min):稳定生命体征
第二阶段(30min-24h):脏器支持与病因治疗
第三阶段(24h-7天):病理确诊与方案调整
-
光镜示内皮增生及中性粒细胞浸润
-
免疫荧光:IgG/C3颗粒沉积
-
确诊"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
停甲泼尼龙,改用泼尼松30mg qd×4周
-
加用贝那普利10mg qd(Scr降至180μmol/L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