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最新指南与文献的急诊科临床实践总结 1 TG ≥ 22.6 mmol/L(2000 mg/dL):无论是否合并器官衰竭,均需紧急血浆置换 2 TG 11.3-22.6 mmol/L(1000-2000 mg/dL)伴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 1 TG 5.6-11.3 mmol/L(500-1000 mg/dL) 但符合以下任一项: BISAP评分 ≥ 3分 CTSI评分 ≥ 4分(胰腺坏死 > 30%或胰外并发症) 注:最新《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T/CACM 1518—2023)强调,若合并 持续性器官衰竭(>48小时),即使TG已降至11.3 mmol/L以下,仍需血浆置换清除炎性介质。 活动性大出血 血流动力学极不稳定(去甲肾上腺素 > 1 μg/kg/min仍BP < 65 mmHg) 严重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1 g=""> 对置换液过敏 妊娠 高龄(>80岁) 肝硬化(INR > 1.5)或血小板 < 50×10⁹/L 提示:相对禁忌经多学科评估获益 > 风险时仍可进行,如采用 白蛋白替代血浆 减少过敏风险。 ⏱️ 黄金6小时 从确诊到启动置换应 < 6小时(每延迟1小时死亡率增加15%) 置换量 40-60 mL/kg(成人约2000-3000 mL),流速 20-30 mL/min 置换液选择 无出血风险 低分子肝素(如依诺肝素 1 mg/kg 皮下注射 q12h) 高危出血 枸橼酸抗凝(ACD-A液与血流速比1:15-1:30) 目标 单次置换后 TG降幅 > 50% 或降至 < 5.6 mmol/L 重复置换指征 单中心研究显示早期置换(<12小时)使死亡率从30%降至15%<> RCT提示与胰岛素/肝素降脂相比,未显著改善28天生存率(但缩短ICU停留3.5天) 选择性清除大分子脂蛋白,节省白蛋白用量 若置换后TG反弹,加用 ANGPTL3单抗(Evicanumab)140 mg 皮下注射/周 疑似HTG-AP TG ≥11.3 mmol/L? 胰岛素+肝素降脂+动态监测 合并MODS或TG≥22.6? 胰岛素+肝素+24h内复查TG 6小时内血浆置换+器官支持 置换后TG<5.6? 24小时内重复置换 转入ICU维持治疗 血浆置换的核心指征 TG ≥ 22.6 mmol/L 或 TG 11.3-22.6 mmol/L 伴MODS。急诊科需抓住 "黄金6小时"窗口,同时动态评估BISAP/CTSI评分及器官功能。 最新治疗策略 尽管生存获益存争议,但快速降脂可阻断游离脂肪酸毒性,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最新策略主张 个体化选择置换模式(如DFPP),并联用靶向药物(如ANGPTL3单抗)预防反弹。 警示:HTG-AP病死率高达30%,对高危患者(如糖尿病、家族性高脂血症)需筛查 LPL、APOC2基因突变,预防复发。重症脂源性胰腺炎血浆置换指征指南(2025)
血浆置换核心指征
绝对指征(Class Ⅰ推荐)
休克(需血管活性药维持血压)
呼吸衰竭(PaO₂/FiO₂ < 200 mmHg)
急性肾损伤(Cr > 2 mg/dL 或需CRRT)
持续代谢性酸中毒(pH < 7.25,乳酸 > 4 mmol/L)
相对指征(需个体化评估)
难治性SIRS:CRP > 150 mg/L且72小时内未降幅 > 50%,或IL-6 > 1000 pg/mL
腹腔高压综合征(IAH):腹腔内压(IAP) > 20 mmHg
血浆置换的禁忌证与慎用情况
类型
具体情形
绝对禁忌证
相对禁忌证
慎用人群
急诊科操作规范要点
时间窗与流程
首选 5%白蛋白溶液(减少过敏风险)
合并凝血障碍时用 新鲜冰冻血浆(FFP)
抗凝方案
疗效评估与重复置换
首次后TG > 11.3 mmol/L
器官功能无改善(如乳酸持续升高)
争议与最新进展(2025年更新)生存获益争议
支持证据
反对证据新型替代方案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
靶向药物联用
急诊科临床决策路径
总结要点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