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2024中国急诊专家共识与临床实践甲醇中毒诊疗指南与危重病例分析
病因与毒理机制
暴露途径
-
口服摄入:最常见,误服含甲醇工业酒精勾兑的假酒或饮料
-
职业暴露:通过呼吸道或皮肤接触工业用甲醇
代谢与毒性
-
代谢途径:肝乙醇脱氢酶将甲醇转化为甲醛→甲酸
-
靶器官损伤:视神经、中枢神经系统、代谢性酸中毒
诊断标准
临床三联征
-
代谢性酸中毒(pH
<7.2)<>
-
视力障碍
-
意识障碍
实验室检查
-
血清甲醇>20mg/dL(6.24mmol/L)
-
渗透压间隙>10mOsm/kg
治疗原则
解毒剂
-
1 甲吡唑(首选):15mg/kg静注,维持10mg/kg q12h
-
2 乙醇(替代):50%乙醇30ml口服/q4h或5%乙醇溶液静滴
纠正酸中毒
-
1 5%碳酸氢钠静滴,目标pH>7.2
-
2 计算公式:0.3×体重×碱缺失
血液透析指征
-
1 甲醇>50mg/dL或甲酸>12mmol/L
-
2 严重酸中毒(pH
<7.1)或视力障碍<>
辅助治疗
-
叶酸/亚叶酸:50mg静注q6h,促进甲酸代谢
-
维生素B1/B6:100mg静注,预防神经损伤
危重病例抢救示例
基本信息
-
性别: 男
-
年龄: 45岁
-
主诉: 意识不清4小时,视力丧失2小时
现病史
8小时前饮用"散装白酒"约250ml,4小时后出现呕吐、腹痛,2小时前GCS降至E1V1M4,双侧瞳孔散大(5mm),眼底视乳头水肿。
辅助检查
血气pH
6.95
HCO₃⁻
6.2mmol/L
AG
26.2
血清甲醇
480mg/dL
抢救流程时间轴
初始处理(0-1小时)
-
气道管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PaCO₂维持25-30mmHg)
-
解毒治疗:甲吡唑15mg/kg静注(因缺药改用乙醇,10%乙醇500ml静滴1小时,后70ml
/h维持) -
纠正酸中毒:5%碳酸氢钠250ml快速静滴,后续125ml/h
血液透析(第2-8小时)
高流量透析6小时,透析后甲醇降至8mg/dL,调整乙醇剂量至2ml/kg/h。
ICU管理(第24-48小时)
-
亚叶酸钙50mg q6h×48h,维生素B1/B6 100mg qd
-
第3天意识转清,但遗留双眼失明(VEP示P100波潜伏期延长)
成功点
-
早期渗透压间隙计算(172mOsm/kg)快速确诊
-
多学科协作(急诊、肾内科、眼科)优化透析和视神经保护
不足与改进
-
甲吡唑储备不足,乙醇剂量调整复杂(需频繁监测血浓度)
-
未早期行高压氧治疗(可能改善视神经预后)
鉴别诊断要点
乙醇中毒
-
无视力障碍
-
渗透压间隙与乙醇水平相符
乙二醇中毒
-
尿草酸钙结晶
-
无视神经病变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高血糖、酮尿
-
无甲醇接触史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