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诊处理与长期管理方案中国难治性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诊治指南(2025版)核心内容
难治性CSU定义与诊断标准
定义要点
-
确诊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病程≥6周)
-
抗组胺药抵抗:
-
二代H1抗组胺药标准剂量(如左西替利嗪5mg/d)治疗1-2周无效
-
剂量增至4倍(如左西替利嗪20mg/d)或联用其他抗组胺药再治疗1-2周仍无效
-
排除慢性诱导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自身炎症性疾病等
临床特征
-
风团呈环状/半环状,伴显著瘙痒、肿胀
-
病程>6个月,易合并血管性水肿
-
需排查ACEI药物、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鉴别诊断关键
血管性水肿
补体C4、C1酯酶抑制物检测(遗传性者补体降低)
自身炎症性疾病
如成人Still病:伴发热、关节痛,查CRP、血清铁蛋白
荨麻疹性血管炎
风团持续>24小时伴疼痛,皮肤活检见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
阶梯治疗方案
一线治疗
二代H1抗组胺药4倍剂量(如比拉斯汀40mg/d)
二线治疗
-
奥马珠单抗:300mg/次,皮下注射,每4周1次(固定剂量,与体重无关)
-
环孢素:3–5mg/kg/d,分2次口服(50kg患者:150–250mg/d),监测血药浓度(谷值100–200ng/ml)
三线治疗(急性期短期)
-
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40–80mg/d静滴,≤7天)
-
JAK抑制剂(如芦可替尼):难治性病例可选,需谨慎评估风险
急诊病例示例(体重50kg患者)
病例资料
主诉
全身反复风团伴瘙痒6个月,加重3天伴呼吸困难1小时
既往史
甲状腺功能减退(口服左甲状腺素50μg/d),青霉素过敏史
现病史
6个月前
无诱因出现全身风团,每日发作>20个,瘙痒评分7/10
治疗经过
外院予左西替利嗪5mg/d×2周→20mg/d×2周无效,联用雷尼替丁150mg bid仍控制不佳
3天前
感冒后风团增多,融合成片,伴唇部肿胀
1小时前
突发喉部紧束感、声嘶,无腹痛
急诊诊治经过
紧急评估
-
查体:喉头水肿(喘鸣音+),全身泛发环状风团,UAS7评分42分(重度)
-
辅助检查: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12%)、C4降低(0.05g/L),C1酯酶抑制物活性30%
急诊用药方案
-
肾上腺素:0.3mg(1:1000)大腿外侧肌注,5分钟后重复1次(喉水肿缓解)
-
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40mg + 生理盐水100ml静滴,输注时间≥30分钟
-
抗组胺药:苯海拉明20mg肌注 + 法莫替丁20mg静推
-
氧疗:面罩给氧(SpO₂升至98%)
住院后诊疗
诊断
难治性CSU合并获得性血管性水肿(补体异常)
长期方案
-
奥马珠单抗:300mg皮下注射,每4周1次(首次注射后观察2小时)
-
环孢素:150mg/d(3mg/kg/d)分2次口服,监测血药浓度及肾功能
随访
1周后风团减少80%,UAS7降至8分
急诊救治经验总结
喉头水肿、喘鸣、低氧血症需立即肌注肾上腺素,优先于其他药物
规范激素使用
-
急性期甲泼尼龙40–80mg/d,溶媒必须为生理盐水(葡萄糖可能影响稳定性),输注时间≥30分钟
-
疗程≤7天,避免长期使用导致副作用
转诊指征
难治性CSU确诊后,急诊稳定症状即转皮肤科:奥马珠单抗需专科长期管理;环孢素需监测血药浓度及肝肾功能
避免误区
-
抗组胺药已证实耐药者,勿再增量或更换同类药
-
血管性水肿伴补体降低者,需排查遗传/获得性病因(如淋巴瘤、自身免疫病)
指南全文获取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5,58(6):485-496
万方医学网/中华医学会官网开放下载
作为急诊医师,您的核心任务是稳定急性症状(尤其血管性水肿),完成关键鉴别诊断(补体、自身抗体筛查),并及时转诊专科制定生物制剂或免疫抑制剂长期方案。
难治性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诊治指南(2025版)核心要点
中国首部难治性CSU专病指南 | 基于牛津循证分级和GRADE系统
难治性CSU诊断标准
基本条件
-
1 符合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诊断:病程≥6周,反复自发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
-
2 抗组胺药抵抗:
-
二代H1抗组胺药标准剂量治疗1-2周无效
-
联用其他抗组胺药或剂量增至4倍再治疗1-2周仍无效
-
排除慢性诱导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自身炎症性疾病等
临床特征
-
1 风团呈环状/半环状,伴显著瘙痒、肿胀
-
2 病程>6个月,易合并血管性水肿(需排查ACEI药物、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体重50kg患者急诊用药方案
一
一线治疗:抗组胺药升级(已耐药者跳过)
二代H1抗组胺药4倍剂量:
左西替利嗪
20mg/d(标准剂量5mg→增至4倍),口服,疗程1-2周
比拉斯汀
40mg/d(标准剂量10mg→增至4倍),口服
二
二线治疗:生物制剂与免疫抑制剂
奥马珠单抗(首选)
-
剂量:300mg/次(固定剂量,与体重无关)
-
用法:
-
皮下注射,每4周1次
-
急诊需转皮肤科长期管理,非急诊常规用药
环孢素
-
剂量:3–5mg/kg/d(50kg患者:150–250mg/d),分2次口服
-
监测:血药浓度(谷值100–200ng/ml)、肾功能、血压
-
疗程:≤3个月,症状控制后渐减量
三
三线治疗(难治性病例)
糖皮质激素(急性加重期短期使用)
-
甲泼尼龙:40–80mg/d(0.8–1.6mg/kg/d),静脉滴注
-
配制:
-
溶媒:0.9%生理盐水100ml
-
输注时间:≥30分钟(避免快速输注)
-
疗程:≤7天,后快速减停,避免长期使用
四
血管性水肿急性发作
肾上腺素(危及生命时)
0.3–0.5mg(1:1000)大腿外侧肌注,必要时5–15分钟重复
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联合
甲泼尼龙40mg(生理盐水100ml静滴,30分钟)+ 苯海拉明20mg肌注
急诊处理流程要点
鉴别诊断优先
-
排查过敏原、感染(幽门螺杆菌等)
-
排查自身免疫病(甲状腺抗体、ANA)
-
血管性水肿需查C4、C1酯酶抑制物(遗传性者补体降低)
评估工具
-
UAS7:风团数量+瘙痒评分
-
UCT:控制程度评分
避免无效治疗
难治性CSU对H1抗组胺药耐药,勿盲目增加剂量或更换同类药物
药学监护要点
奥马珠单抗
注射后观察2小时(过敏风险)
环孢素
避免联用肾毒性药物(如NSAIDs)
激素
短期使用,监测血糖、电解质
指南更新核心
首部难治性CSU专病指南
-
填补国际空白
-
基于牛津循证分级(OCEBM)和GRADE系统
强调个体化阶梯治疗
全面评估合并症
自体血清皮肤试验
(ASST)
精神心理量表
筛查焦虑/抑郁
急诊科医师重点提示:
-
处理重点是急性症状控制(如血管性水肿)和及时转诊至皮肤科制定长期方案
-
警惕误诊为普通过敏,避免过度依赖激素
-
指南全文可查阅《中华皮肤科杂志》2025,58(6):485-496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