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kg体重患者用药方案及关键诊疗流程 高危人群:突发呼吸困难、胸痛、晕厥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收缩压<90mmHg或下降≥40mmHg) D-二聚体阈值:基础阈值500 μg/L;年龄校正(>50岁):年龄×10 μg/L 影像学检查:不稳定者→床旁心脏超声→CTPA;稳定者→YEARS模型(减少30%不必要CTPA)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 右心功能不全/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 → 需紧急再灌注 血流动力学稳定但右心功能不全 → 强化监测,备再灌注 仅需抗凝治疗 溶媒选择:肝素类均使用生理盐水配置(避免葡萄糖导致肝素失活) 转换时机:UFH/LMWH与DOAC重叠≥5天,直至INR达标(华法林)或DOAC稳态 总剂量50mg(标准100mg方案减半,因体重<65kg) 用法:10mg静推(1分钟)→ 40mg微泵静滴2小时(溶于50mL生理盐水) 替代方案:尿激酶2万U/kg静滴2小时(50kg=100万U,化入100mL生理盐水) 活动性出血、近期脑卒中、颅内肿瘤 rt-PA 0.5-1mg/h × 12-24h(总量≤50mg) 适用于右心血栓或溶栓无效者 首选LMWH(如依诺肝素)或艾多沙班 妊娠全程:治疗量LMWH(如达肝素100U/kg q12h) 分娩前24小时:切换为UFH(易逆转) CrCl 15-30mL/min:利伐沙班减至15mg qd CrCl<15mL/min:禁用DOAC,改用UFH/LMWH 立即UFH抗凝 → 评估溶栓/介入(黄金1小时) 血管活性药:去甲肾上腺素0.1-0.5μg/kg/min维持灌注 DOAC/LMWH抗凝 + 监测右心功能(24-48小时) 提供完整指南PDF下载及更新说明 专业解读及临床路径工具 提示:指南强调多学科团队(PERT)协作对高危患者的重要性。作为急诊医师,快速识别高危、启动抗凝及再灌注评估是救治核心。急性肺栓塞急诊处理指南(2025)
诊断流程核心要点
风险评估与筛查
危险分层更新
高危
中高危
中低危/低危
抗凝治疗具体方案(50kg患者)
指南推荐直接口服抗凝药(DOAC)为首选(IA级),优于传统肝素+华法林
药物
用法与配置(50kg体重)
注意事项
利伐沙班
首日15mg bid,第2日起20mg qd(整片口服,无需监测)
禁用于重度肾损(CrCl<30mL/min)
艾多沙班
首日60mg qd,第2日起60mg qd(空腹服用)
肝功能不全者减半
普通肝素(UFH)
负荷量80U/kg静推 → 维持18U/kg/h静滴(溶于生理盐水)
– 配置:50kg负荷量=4000U(化入10mL生理盐水,缓慢静推)
– 维持量:900U/h(化入50mL生理盐水,微泵输注)
– 监测:APTT目标值1.5-2.5倍基线高危患者或需溶栓/手术时首选UFH
低分子肝素(LMWH)
依诺肝素:1mg/kg q12h 皮下注射
– 50kg用量:50mg/次(0.5mL,无需稀释)肿瘤患者首选,肌酐清除率<30mL/min禁用
关键点:
再灌注治疗(高危患者)
溶栓方案(50kg患者)
阿替普酶(rt-PA)
禁忌证
介入治疗(溶栓禁忌或失败时)
导管定向溶栓(CDT)
机械取栓
特殊人群用药调整
肿瘤患者
妊娠期
肾功能不全
急诊处理流程关键点
高危患者(休克/低血压)
中高危患者
指南全文获取途径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官网
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协作组(ICUGuideline)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