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过敏反应诊断与临床管理专家共识

严重过敏反应诊断与临床管理专家共识

严重过敏反应诊断与临床管理专家共识

严重过敏反应诊断与临床管理专家共识

基于《WAO国际过敏反应指南(2023修订版)》等权威文献整理

最后更新:2025-09-28 | 医疗专业参考

一、过敏性休克病因与机制

1. 免疫学机制

IgE介导 (70%以上)

过敏原进入致敏机体→与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表面IgE结合→脱颗粒释放组胺、类胰蛋白酶等→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支气管痉挛。

非IgE介导

补体激活(如造影剂)、直接肥大细胞活化(如阿片类药物)。

2. 常见诱因

药物

抗生素(青霉素/头孢)、NSAIDs、造影剂、生物制剂(50%成人病例)

食物

儿童:牛奶/鸡蛋/坚果;成人:贝类/小麦

其他

膜翅目昆虫叮蛰(20%~30%)、乳胶、运动或特发性

3. 高危因素

合并哮喘/心血管病                        肥大细胞增多症                        使用β受体阻滞剂                        使用ACEI类药物

(加重休克难治性)

二、临床表现 (按系统分型)

皮肤黏膜 (90%首发)

全身潮红、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唇/眼睑)

呼吸系统 (致死主因)

  • 上气道: 喉头水肿(声嘶/喘鸣/窒息)

  • 下气道: 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SpO₂↓)

循环衰竭 (休克核心)

  • 血压骤降(收缩压

    <90mmhg或下降>30%)

  • 心动过速(>120次/分)或心动过缓(终末期)

其他系统

  • 胃肠道: 呕吐/腹痛/腹泻

  • 神经系统: 意识丧失/抽搐(脑缺氧所致)

三、诊断标准

《2020临床实践指南》核心标准

满足以下任一条即高度疑似:

1

急性发作(数分钟~数小时),伴皮肤黏膜症状+呼吸或循环任一系统受累。

2

暴露过敏原后出现≥2项表现:

1

皮肤黏膜症状

2

呼吸系统症状

3

血压下降或晕厥

4

持续性胃肠道症状

3

暴露已知过敏原后血压骤降 (成人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线下降>30%)。

四、治疗方案 (分阶梯处理)

一线抢救 (黄金5分钟内完成)

切断过敏原

停药、拔除输液管、蜇刺处拔除毒刺

肾上腺素肌注

  • 部位: 大腿中段前外侧

  • 剂量: 50kg成人0.5mg

  • 重复: 每5~15分钟可重复

体位与氧疗

  • 平卧位+下肢抬高

  • 高流量吸氧(4~5L/min)

  • SpO₂维持≥92%

二线治疗 (一线无效或重症者)

液体复苏

  • 首剂: 生理盐水500ml快速输注

  • 后续: 血压未回升追加1000ml

  • 总量: 可达2000ml/小时

肾上腺素静脉输注

  • 配制: 1mg+250ml生理盐水

  • 速度: 起始2~5μg/min

  • 目标: 收缩压≥90mmHg

辅助药物

  • 支气管痉挛: 沙丁胺醇雾化

  • 抗组胺药: 苯海拉明肌注

  • 糖皮质激素: 甲泼尼龙静滴

难治性休克处理

持续血管活性药

去甲肾上腺素(0.1μg/kg/min)

高级气道管理

喉头水肿致窒息者行气管切开

监护要求

ICU监测≥24小时(警惕双相反应)

五、鉴别诊断

疾病 关键鉴别点 辅助检查
迷走血管性昏厥 脉搏缓慢(<60次> 倾斜试验阳性
心肌梗死 心电图ST段抬高、肌钙蛋白↑ 冠脉造影异常
肺栓塞 D-二聚体↑、CTPA见充盈缺损 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C1酯酶抑制剂缺乏、无低血压 C4补体水平降低

六、过敏性休克抢救病例 (50kg成人示例)

病例资料

既往史

女,42岁,哮喘病史5年,长期使用沙丁胺醇吸入剂;无药物过敏史。

主诉

静滴头孢曲松后5分钟突发胸闷、皮疹。

现病史

头孢曲松皮试阴性后开始静滴,输注5分钟(约50mg进入体内)后出现:

皮肤: 全身荨麻疹+面部血管性水肿
呼吸: 喉头喘鸣、SpO₂降至85%
循环: 血压70/40mmHg,心率135次/分

诊治经过 (时间轴)

1

0~5分钟 (急诊抢救室)

  • 停头孢曲松,更换输液管路

  • 肾上腺素0.5mg大腿肌注

  • 生理盐水500ml快速静滴(250ml/min)

  • 甲泼尼龙80mg+生理盐水100ml静滴(15分钟输完)

2

10分钟评估

  • 血压未回升(75/45mmHg),SpO₂ 88%

  • 追加肾上腺素0.5mg肌注

  • 气管插管(喉头水肿Ⅲ度)

3

15分钟启动静脉肾上腺素

  • 配制: 肾上腺素1mg+生理盐水250ml(4μg/ml)

  • 输注: 起始速率5μg/min(18.75ml/h),根据血压调节

4

30分钟病情稳定

  • 血压升至95/60mmHg,SpO₂ 95%

  • 转入ICU监护24小时(未出现双相反应)

救治经验总结

核心教训

  • 皮试阴性≠绝对安全(头孢曲松可诱发非IgE反应)

  • 肾上腺素延迟使用是死亡独立危险因素

流程优化要点

  • 建立"过敏抢救车": 预充式肾上腺素针定位存放

  • 推行"双人核对制": 一人口述剂量,一人执行注射

后续管理

  • 避免β受体阻滞剂(加重未来发作严重度)

  • 开具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处方并培训使用

本病例符合《WAO国际过敏反应指南(2023)》危重病例定义,救治流程遵循《2020临床实践指南》。

0

评论0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