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诊科医师临床决策参考 · 基于2024年最新指南与循证医学证据 适用于病情稳定的择期操作,需个体化评估血栓与出血风险 人工心脏瓣膜、房颤CHADS₂-VASc≥5、近3月静脉血栓栓塞患者,停华法林后改用低分子肝素(术前24小时停用)。 当病情危重需立即穿刺时的处理原则 华法林:静脉输注PCC(凝血酶原复合物)或FFP,联合维生素K 5mg iv。 DOACs: 达比加群:使用Idarucizumab(依达赛珠单抗)特异性逆转。 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艾多沙班):Andexanet alfa(国内未上市)或PCC 50U/kg。 抗血小板药物:输注血小板悬液(波立维/Aspirin双抗者优先)。 超声引导:实时超声定位,避开血管丰富区(如肋间动脉),首选小口径穿刺针(如21G)。 限量引流:心包/胸腔积液首次引流量≤500mL,避免复张性肺水肿或血流动力学波动。 术后压迫:延长压迫时间至≥20分钟,并超声确认无活动性出血。 遵循"紧迫性-风险-替代方案"沟通框架 "患者目前存在心包填塞,随时可能心脏骤停,穿刺引流是唯一救命措施。" "因长期服用抗凝药,操作出血风险较常人高10%-15%,但我们已准备好逆转药物止血,并全程超声监测。" "外科开窗引流更安全,但需转运手术室,延迟约1小时,患者可能无法耐受。" 签署《紧急有创操作知情同意书》,注明"已口头告知风险,书面文件后补"。 操作者+助手+护士三人核查,确认药物逆转剂已备妥、设备运行正常。 每15分钟监测血压、SpO₂至术后2小时。 术后1小时复查床旁超声及Hb(排除迟发出血)。 无出血者,术后6-12小时恢复华法林或DOACs; 高血栓风险者,术后24小时启用低分子肝素桥接。 阿司匹林可延续,波立维/华法林/DOACs按指南停药。 药物逆转优先于穿刺,超声引导+小口径针具降低出血。 聚焦"不行穿刺的致死风险"与"已采取的止血保障",避免术语堆砌。 以上策略基于2024年《抗凝药术前停药指南》及Chest期刊循证推荐(2023),临床中仍需结合单位实际条件调整。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患者有创操作管理要点
常规术前抗凝药物停药时间(择期操作)
药物类型
常规停药时间
补充说明
阿司匹林
无需停用
单独使用不增加胸腔穿刺大出血风险,可继续使用
波立维(氯吡格雷)
5-7天
高出血风险操作需停药;若合并冠脉支架(尤其≤1年),需心内科会诊评估桥接必要性
华法林
术前3-5天
目标INR:低风险操作≤1.5;高风险操作≤1.0;INR未达标者需维生素K拮抗或FFP输注
DOACs(利伐沙班等)
24-48小时(肾功能正常)
肾功能不全者延长至3-5天;艾多沙班/达比加群需更早停药
桥接治疗适用人群
紧急穿刺操作处理(如心包填塞)
立即停药与快速逆转
操作关键措施
医患沟通要点(紧急情况下)1. 病情紧迫性
2. 出血风险与应对
3. 替代方案对比
4. 书面同意简化
质量控制与并发症预防
团队协作
术后监测
抗凝重启时机
总结与特别提醒择期操作
紧急操作
沟通核心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