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指南核心要点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等21个学科联合制定
1 指南更新背景与意义
权威性与多学科协作
• 由21个学科专家共同制定
• 覆盖109家医疗中心
• 形成71条推荐意见
流行病学更新
我国PTE发病率持续上升,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控形势严峻
2 诊断策略更新(急诊重点关注)
临床可能性评估
YEARS策略
整合3项临床指标(咯血、深静脉血栓体征、是否首选PTE诊断)联合D-二聚体,减少CTPA使用
PERC标准
对低概率患者(评估≤1分)可直接排除PTE,避免过度检查
实验室与影像学优化
D-二聚体
• 年龄校正临界值(≥50岁:年龄×0.01 mg/L)
• 肿瘤患者:不推荐用于PTE诊断(假阳性率高)
影像学选择
• 高危患者:首选床旁超声心动图或急诊CTPA
• 右心功能评估:对sPESI评分0分者仍需影像学评估
3 危险分层与急性期处理
分层标准更新
分层 | 标准 | 急诊处理重点 |
---|---|---|
高危(灾难性PTE) | 持续性低血压(收缩压<90mmhg)或心脏骤停<> | 立即启动PERT团队,机械循环支持 |
中高危 | sPESI≥1分+右心功能不全/心肌损伤标志物阳性 | 溶栓评估(出血风险低者优先) |
低危 | sPESI=0分+无心肺异常 | 门诊抗凝治疗或早期出院 |
注: "灾难性PTE"为新引入概念,强调需多学科团队(PERT)及机械支持(如ECMO)
基于分层的急性期治疗
抗凝治疗
• 首选药物: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s)
• 特殊人群:高龄、肾功能不全者需减量
溶栓治疗
• 适应证:高危PTE或中高危伴血流动力学恶化者
• 方案:阿替普酶(50–100mg/2h)
介入与手术
• 适应证:溶栓禁忌/失败者
• 手术:肺动脉血栓切除或腔静脉滤器
4 特殊人群管理要点
心跳骤停/休克患者
• 立即CPR + 静脉肾上腺素维持循环
• 床旁超声确认右心负荷过载,同时启动溶栓或取栓
肿瘤合并PTE
抗凝首选低分子肝素(至少3–6个月),DOACs慎用(消化道肿瘤出血风险高)
妊娠期PTE
• 诊断首选YEARS模型(避免辐射)
• 抗凝用低分子肝素(产后可过渡至DOACs)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CTEPH)
急性PTE后3–6个月复查右心功能,持续肺动脉高压者转专科评估手术
5 急诊处理流程核心原则
快速稳定生命体征
• 绝对卧床、高流量吸氧
• 机械通气采用低潮气量(6–8ml/kg)
动态评估与转诊
• 中高危以上患者转入ICU
• 组建PERT团队多学科协作
长期管理与随访
• 抗凝疗程:根据诱因3个月至无限期
• 随访内容:右心功能、活动耐力、出血风险
6 争议与未来方向
DOACs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需权衡血栓复发与出血风险(尤其消化道肿瘤)
机械循环支持(ECMO)
灾难性PTE中证据仍有限,需个体化决策
肺栓塞后综合征(PPES)
关注远期康复(呼吸训练、心理干预)
急诊实践提示
• 诊断:结合YEARS/PERC工具快速初筛,年龄校正D-二聚体减少假阳性
• 分层:sPESI联合右心功能评估是分流关键
• 溶栓:高危患者勿因禁忌证评估延误,出血风险可控时获益>风险
标签: 肺血栓栓塞症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