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诊科医师咯血系统诊疗与大咯血抢救指南
综合最新中外指南编制 · 临床实用要点精粹
核心摘要
本指南综合《咯血诊治专家共识2020》《大咯血诊疗规范》《默沙东诊疗手册》等权威文献,系统梳理咯血病因机制、危险分层、诊断流程及阶梯治疗方案,并附典型病例分析。重点强调大咯血抢救中"窒息防控优先于止血"的原则及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的应用时机。
一、咯血系统诊疗要点
1
病因与发病机制
解剖基础
肺具双重血供系统:
-
A 支气管动脉(高压系统,体循环):破裂后易大出血,占咯血主要来源
-
B 肺动脉(低压系统):破裂多因创伤、坏死性感染或肿瘤侵蚀,出血迅猛
发病机制
-
1 支气管动脉肥厚/动脉瘤破裂(支扩、结核)
-
2 空洞壁血管侵蚀(曲霉菌球、癌性空洞)
-
3 凝血功能障碍(抗凝药物、血液病)
常见病因分类
类别 | 疾病举例 |
---|---|
感染性 | 支气管扩张(最常见)、肺结核空洞、肺脓肿、侵袭性真菌病(曲霉菌球破裂致死风险高) |
肿瘤性 | 中央型肺癌(鳞癌多见)、转移性气管肿瘤 |
心血管性 | 二尖瓣狭窄、肺动静脉畸形、肺栓塞 |
自身免疫性 |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oodpasture综合征、SLE |
医源性 | 支气管镜操作、气管-无名动脉瘘(气管切开后) |
2
临床表现与危险分层
症状特征
-
! 真性咯血:鲜红色泡沫痰,伴窒息感(区别于呕血/鼻咽出血)
-
! 致死预警:24h内>500ml或单次>100ml、窒息先兆(烦躁、发绀、呼吸骤停)
高危窒息人群
3
诊断流程(《咯血诊治专家共识2020》路径)
1. 紧急评估
-
1 确认真性咯血(排除呕血/上呼吸道出血)
-
2 评估生命体征及窒息风险
2. 病因筛查
必查项目:
选择性检查:
关键提示
-
! 胸部CT增强对支扩/肿瘤/血管畸形敏感性>90%,应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
-
! 活动出血期支气管镜兼具诊断与治疗价值,可明确出血部位并行局部止血
4
治疗方案(阶梯式干预)
基础处理
-
1 体位:患侧卧位(明确出血侧),避免搬动
-
2 镇静:地西泮5mg肌注(禁用吗啡)
-
3 气道保护:备气管插管/硬镜,窒息时头低足高体位引流
药物治疗方案
药物 | 用法(50kg患者) |
---|---|
垂体后叶素 | 首剂5U+25%葡萄糖20ml缓推(>10min)→维持量:10U+5%葡萄糖500ml静滴(0.1U/kg/h) |
氨甲环酸 | 1g+NS 100ml静滴(>30min),q8h |
缩血管药物 | 0.9% NaCl 50ml+肾上腺素1mg,支气管镜灌注 |
介入与手术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
大咯血一线治疗,止血率80%-90%
急诊手术
BAE失败或无名动脉瘘,行肺叶切除
鉴别诊断要点
疾病 | 关键鉴别点 |
---|---|
支气管扩张 | 慢性脓痰史,CT示"轨道征/印戒征" |
肺结核空洞 | 低热/盗汗,痰抗酸染色阳性,上叶尖后段病变 |
肺癌 | 吸烟史、消瘦,CT示分叶状肿块 |
肺栓塞 | 突发胸痛/呼吸困难,D-二聚体↑,CTPA见充盈缺损 |
Goodpasture综合征 | 血尿、抗GBM抗体阳性 |
二、大咯血危重抢救病例(模拟案例)
1
病例资料
基本信息
-
既往史: 男,58岁,支气管扩张病史20年,吸烟30包年,未规律治疗
-
主诉: 突发咯血2小时,总量约400ml,伴窒息感
现病史
-
1 2h前咳嗽后咯鲜红色血,初为痰中带血,后呈喷射状,含血块
-
2 伴大汗、烦躁,无胸痛/发热
查体
-
生命体征: BP 85/50mmHg,HR 128bpm,SpO₂ 88%(未吸氧)
-
肺部: 右肺呼吸音消失,左肺湿啰音
-
其他: 神志淡漠,四肢湿冷
辅助检查
-
床旁胸片: 右中肺野斑片状阴影
-
血常规: Hb 78g/L(基线120g/L),PLT 210×10⁹/L
-
凝血: PT 12s(正常)
2
诊治经过
1. 紧急处理
体位管理
立即右侧卧位(出血侧),负压吸引清理口鼻血块
气道保护
经喉罩插管,吸出右主支气管血凝块(约50ml)
液体复苏
NS 500ml快速静滴(30min)→ Hb升至82g/L
2. 药物治疗
垂体后叶素
-
首剂5U+25%葡萄糖20ml静推(10min)
-
维持量:10U+5%葡萄糖500ml静滴(25ml/h,0.1U/kg/h)
氨甲环酸
1g+NS 100ml静滴(30min)
3. 介入治疗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
-
1 术中造影见右支气管动脉增粗、动脉瘤形成(直径8mm)
-
2 用PVA微粒(300-500μm)栓塞,术后出血停止
4. 术后管理
呼吸支持
呼吸机支持(PEEP 8cmH₂O防肺不张)
输血治疗
输血RBC 2U,Hb升至98g/L
抗感染
头孢哌酮/舒巴坦3g+NS 100ml静滴(q8h)覆盖铜绿假单胞菌
转归:72h后撤机,7天出院
3
救治经验总结(《大咯血诊疗规范》要点)
1. 窒息防控优先于止血
头位引流+早期插管避免气道阻塞(窒息占大咯死因70%)
2. 药物选择精准化
垂体后叶素仍为一线,但需严格监控血压(收缩压>90mmHg)
3. 介入时机前移
活动性出血期行BAE安全有效,无需等待"稳定期"
4. 病因根治关键
支扩患者BAE后需强化抗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覆盖率>90%)
本病例治疗依据《咯血诊治专家共识2020》及《大咯血诊疗规范》(中国医师协会,2019),结合默沙东指南对液体复苏及抗凝管理进行补充
急诊科医师咯血药物(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治疗方案及微泵使用规范
综合《咯血诊治专家共识2020》及《大咯血诊疗规范2019》最新指南要点
核心摘要
本方案严格遵循最新指南,针对大咯血(24h >500ml或单次>100ml)提供垂体后叶素(首选)和酚妥拉明(二线)的标准化治疗方案,包含药物机制、微泵精确配置、不良反应管理及急诊救治流程优化。
1
咯血药物治疗方案(指南依据)
垂体后叶素
首选药物
《咯血诊治专家共识2020》明确其为大咯血首选药物
作用机制
超生理剂量加压素收缩肺小动脉及支气管动脉,降低肺循环压力,促进血栓形成。
适应证
活动性大咯血(24h >500ml或单次>100ml),无心脑血管禁忌症者。
酚妥拉明
二线选择
《大咯血诊疗规范2019》将其作为二线选择,适用于垂体后叶素禁忌或无效者
作用机制
α受体阻滞剂扩张肺血管,降低肺动静脉压,实现"内放血"效应。
适应证
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或垂体后叶素无效的咯血。
2
微泵配置与输注方案(50kg患者为例)
垂体后叶素微泵用法
首剂负荷(控制急性出血)
配方:5U + 25%葡萄糖20ml
输注:缓慢静推 ≥10分钟(避免快速推注致冠脉痉挛)
维持输注(持续止血)
配方:60U垂体后叶素 + NS 40ml → 总液量50ml(浓度1.2U/ml)
剂量:0.1U/kg/h → 50kg患者需5U/h
泵速计算
调整:根据出血控制情况调整泵速,范围4-5ml/h(相当于0.08-0.1U/kg/h)
酚妥拉明微泵用法
常规输注方案(非微泵)
配方:10-20mg + 5%葡萄糖250-500ml,静滴qd
微泵精确方案(需控制血压波动时)
配方:30mg酚妥拉明 + NS 47ml → 总液量50ml(浓度0.6mg/ml)
剂量:起始0.2mg/min(指南推荐范围0.2-2mg/min)
泵速计算
调整:每10-15分钟监测血压,维持SBP>90mmHg,按需调整泵速(10-30ml/h)
3
关键注意事项(急诊救治要点)
垂体后叶素不良反应管理
冠脉痉挛:联合硝酸甘油(如硝酸甘油5mg+NS 50ml,泵速3-5ml/h)对抗
低钠血症:监测血钠(每6h),血钠<130mmol>
禁忌症:冠心病、心肌梗死、妊娠、未控制的高血压禁用
酚妥拉明不良反应管理
低血压:
-
首剂前扩容(NS 500ml快速输注)
-
血压
<90>
心动过速:心率>120次/分时减量,必要时用短效β阻滞剂(如艾司洛尔)
禁忌症:低血压、心力衰竭、冠脉缺血、消化性溃疡
联合用药策略
顽固性咯血: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联用(协同降低肺动脉压)
抗纤溶药物:氨甲环酸1g+NS 100ml静滴q8h,增强止血效果
4
急诊救治流程优化(指南核心建议)
优先控窒息风险:大咯血时立即患侧卧位,备气管插管及负压吸引
药物-介入序贯治疗:药物初步控制出血后,24h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根治疗
监测指标:
-
每小时记录咯血量、血压、心率、SpO₂
-
每4-6h查血红蛋白及电解质
以上方案严格遵循《咯血诊治专家共识2020》及《大咯血诊疗规范2019》,结合微泵标准化配制方法,确保急诊抢救的精准性与安全性。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