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 SE)全面解析及危重抢救病例
结合最新中外指南和临床实践整理
关于癫痫持续状态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 SE)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神经系统急症,定义为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异常延长或频繁发作间期意识未完全恢复。及时识别和规范处理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一、癫痫持续状态的综合解析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 病因分类(ILAE 2015)
• 急性病因(占比>50%):脑卒中、脑炎、颅脑外伤、代谢紊乱(低血糖、电解质失衡)、中毒(药物/酒精戒断)、缺氧
• 远期病因:既往脑损伤后遗症(如脑炎、外伤)
• 进展性病因:脑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如痴呆)、遗传性癫痫综合征(如Dravet综合征)
• 诱因:抗癫痫药物(ASMs)骤停、感染、睡眠剥夺
2 发病机制
• 癫痫发作失控源于GABA能抑制减弱和谷氨酸能兴奋增强,导致神经元异常同步放电
• 持续发作引发神经元钙超载、线粒体功能障碍,最终致不可逆脑损伤(T2时间点:强直阵挛SE为>30分钟)
(二)临床表现
惊厥性SE(CSE)
• 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5分钟)、局灶性运动发作(如持续性部分性癫痫)
• 伴意识丧失、呼吸障碍、高热、代谢性酸中毒
非惊厥性SE(NCSE)
• 不伴昏迷:意识模糊、自动症、失语(失语持续状态)
• 伴昏迷:微小发作(眼睑/面部肌阵挛),EEG示痫样放电但无明显运动症状
(三)诊断标准(ILAE 2015)
1. 时间阈值
T1 强直-阵挛发作:>5分钟(治疗起始点)
伴意识障碍的局灶性发作:>10分钟
失神发作:>15分钟
2. 确诊依据
C CSE:临床表现+发作期EEG(非必需)
N NCSE:临床表现+EEG示痫样放电(>2.5 Hz的棘慢波,或
<2.5 hz="">
(四)治疗方案(分阶段处理)
第一阶段(0–5分钟):稳定生命体征
• 气道管理:吸氧、气管插管(SpO₂
<90%)<>• 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血糖检测(纠正低血糖:50%葡萄糖40ml IV)
• 心电监护+血压维持(去甲肾上腺素泵入,目标MAP≥65mmHg)
第二阶段(5–20分钟):一线药物
首选:苯二氮卓类(终止率60–70%)
• 地西泮:0.2 mg/kg IV(最大10mg/次)
• 咪达唑仑:0.2 mg/kg IM/IV(无静脉通路时首选肌注)
第三阶段(20–40分钟):二线药物
选项
• 丙戊酸:20–40 mg/kg IV(≤6 mg/kg/min)
• 左乙拉西坦:60 mg/kg IV(最大4500mg)
• 若无效→升级为难治性SE(RSE)
第四阶段(>40分钟):难治性SE处理
麻醉治疗
• 咪达唑仑:0.2 mg/kg负荷量IV,维持0.1–0.3 mg/kg/h泵入
• 丙泊酚:2 mg/kg IV,维持4–10 mg/kg/h(需EEG监测爆发-抑制模式)
病因治疗
如免疫性SE予甲泼尼龙1g/日×3–5天
维持治疗
发作控制后24小时内启动口服ASMs(如丙戊酸20mg/kg/日+左乙拉西坦30mg/kg/日)
(五)鉴别诊断
假性癫痫持续状态
心因性非痫性发作(发作时EEG正常,催乳素水平不升高)
代谢性脑病
肝性脑病(血氨↑)、尿毒症(肌酐↑)——无EEG痫样放电
脑炎
CSF白细胞↑+病原体检测阳性
药物中毒
毒物筛查(如茶碱、三环类抗抑郁药)
二、癫痫持续状态危重抢救病例
病例资料
主诉
男性,45岁,突发全身抽搐伴意识丧失30分钟。
既往史
高血压、2年前脑梗死(未遗留瘫痪),长期服用苯妥英钠(自述3天前自行停药)。
现病史
• 30分钟前工作时突发双眼上翻、四肢强直-阵挛,呼之不应,无大小便失禁
• 救护车到场时SpO₂ 85%,予地西泮10mg IV后抽搐暂停,但转运途中再发持续抽搐
入院查体
• GCS 5分(E1V1M3),双侧瞳孔3mm,对光反射迟钝
• 体温38.5°C,HR 130次/分,BP 170/100mmHg,R 35次/分(机械通气)
• 神经系统:痛刺激后双侧巴氏征(+),余查体不配合
辅助检查
• 血糖:2.8 mmol/L(立即予50%葡萄糖40ml IV)
• 头颅CT:左侧颞叶陈旧梗死灶
• EEG:广泛性2.5–3 Hz棘慢波发放(符合CSE)
• 血生化:CK 5000 U/L,乳酸5.2 mmol/L
诊治经过
0–5分钟(急诊抢救室)
•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FiO₂ 60%)
• 开通双静脉通路,生理盐水500ml快速输注
• 地西泮10mg IV(体重60kg,剂量0.17mg/kg)
5–20分钟(发作未止)
追加咪达唑仑10mg IV(0.17mg/kg)→ 抽搐暂停5分钟后复发
20–40分钟(升级二线药物)
• 丙戊酸1.2g(20mg/kg)IV泵入(>10分钟)→ EEG仍示痫样放电
• 诊断升级为难治性SE,转入ICU
>40分钟(麻醉治疗)
• 咪达唑仑负荷量12mg IV(0.2mg/kg),维持泵入6mg/h(0.1mg/kg/h)
• EEG示爆发-抑制模式后抽搐终止
• 维持24小时后逐渐减停咪达唑仑,未再发作
病因治疗与维持
• 苯妥英钠血药浓度:
<5μg>• 口服过渡:丙戊酸500mg bid + 左乙拉西坦1000mg bid
• 出院诊断:症状性癫痫(脑梗死后)继发RSE
经验总结与复盘
关键失误
• 首剂苯二氮卓剂量不足(地西泮未达0.2mg/kg),延迟终止时机
• 未及时检测ASMs血药浓度(延误发现停药诱因)
成功要点
• 快速气道管理避免缺氧性脑损伤
• 阶梯式用药符合指南流程(苯二氮卓→丙戊酸→麻醉治疗)
• EEG监测指导麻醉深度(爆发-抑制模式为目标)
后续优化
• RSE患者早期加用免疫治疗(如糖皮质激素)
• 出院前筛查癫痫基因(排除遗传性病因)
参考文献来源
中国专家共识(2022)、ILAE指南、终止SE专家共识(2022),临床实践结合脑医汇(2023)
标签: 癫痫持续状态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