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临床应用指南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
更新日期: 2025年4月
一、适应症
急性Ⅰ型呼吸衰竭(低氧血症)
-
轻至中度低氧血症:氧合指数(PaO₂/FiO₂)在100-300 mmHg之间,常见于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挫伤、肺纤维化等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SpO₂≤93%且呼吸频率>30次/分,可降低插管率及改善预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
-
适用于pH≥7.30、PaCO₂轻度升高(
<80 mmhg="">
-
对无创通气(NIV)不耐受或存在禁忌(如面部损伤)时的替代治疗
免疫抑制合并呼吸衰竭
-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器官移植后患者,可降低院内感染及有创通气并发症风险
围气管插管期支持
-
预氧合:延长插管安全窒息时间,提高成功率
-
拔管后序贯治疗:降低再插管率,尤其适用于肥胖、慢性心肺疾病等高危患者
其他特殊场景
-
心源性肺水肿:通过PEEP效应减少肺水肿
-
术后呼吸支持:如胸腹部手术后低氧血症
二、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
-
心跳呼吸骤停:需紧急气管插管
-
严重高碳酸血症:pH
<7.25或paco₂显著升高伴意识障碍<>
-
气道梗阻或大量咯血:如喉头水肿、气道异物、活动性大咯血
-
自主呼吸微弱或昏迷:无法配合治疗或保护气道
相对禁忌症
-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
-
张口呼吸明显:可能降低PEEP效应,需结合鼻/面罩转接头
-
鼻腔严重阻塞或面部手术:无法佩戴鼻塞
-
误吸高风险:如吞咽功能障碍或意识模糊
三、注意事项
使用前评估
-
需结合血气分析、床旁超声动态监测疗效,若1小时内无改善需升级呼吸支持
参数调整
-
流量:Ⅰ型呼衰初始30-40 L/min,Ⅱ型呼衰初始20-30 L/min(可逐步提高至耐受最大流量)
-
温度:31-37℃,痰液黏稠时建议37℃
并发症预防
-
监测鼻黏膜损伤、管路冷凝水误吸,避免湿化过度或不足
依据来源:中华医学会《成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临床规范应用专家共识》、急诊专科医联体操作指南、多中心临床研究。具体应用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综合评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