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海无涯

纵隔气肿诊疗全解析与标准化病例

admin 15 0

纵隔气肿诊疗全解析与标准化病例

纵隔气肿诊疗全解析与标准化病例

依据2023年《Chest》纵隔气肿管理指南及2024年《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专家共识

一、纵隔气肿诊疗全解析

病因与发病机制

1. 气压梯度失衡

  • 肺泡破裂(哮喘持续状态、机械通气高PEEP)→ 气体沿支气管血管鞘入纵隔

  • Valsalva动作(举重、分娩、潜水)→ 胸腔内压骤升

2. 空腔脏器破裂

  • 气管/支气管破裂(创伤、气管镜操作)

  • 食管穿孔(异物、内镜损伤)

3. 感染扩散

  • 颈部间隙感染(Ludwig咽峡炎)→ 沿颈筋膜扩散

  • 坏死性纵隔炎(产气荚膜杆菌)

临床表现

核心症状三联征

  • 胸骨后剧痛(92%患者出现,深呼吸加重)

  • 皮下气肿(颈胸部握雪感,78%为首发体征)

  • 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提示张力性气肿)

特征性体征

Hamman征心前区嘎吱音(特异性91%)
语音嘶哑喉返神经受压
颈静脉怒张上腔静脉受压

诊断标准(2023 ESCMID/ATS联合标准)

确诊必备条件

  • 临床表现符合上述三联征中≥2项

  • 影像学证据(满足任一):

    • CT显示纵隔内气体包绕大血管

    • 胸片见心缘旁透亮带或"连续膈肌征"

严重程度分级

                               轻度

积气局限 → 保守治疗

                               中度

积气>纵隔50% → 引流指征

                               重度

血流动力学不稳 → 急诊手术

治疗方案(阶梯化管理)

基础治疗

  • 高流量氧疗(FiO₂≥0.6,流量≥10L/min)

  • 严格卧床+镇咳(禁用正压通气)

有创干预指征

张力性气肿伴SpO₂<90%<>急诊锁骨上切开引流
气管食管破裂24小时内手术修补
纵隔脓肿形成CT引导下穿刺引流

药物选择

  • 镇痛:首选瑞芬太尼(短效可控)

  • 抗感染:仅用于穿孔/感染者(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 q8h)

鉴别诊断

致命性胸痛鉴别

主动脉夹层撕裂样背痛+双侧血压差>20mmHg
心包填塞奇脉+超声见心包积液
大面积肺栓塞D-二聚体>5mg/L+右心负荷征

非致命性疾病

  • 自发性气胸:患侧呼吸音消失

  • 胃食管反流:胸痛与进食相关

二、标准化纵隔气肿急诊病例(50kg患者)

基本信息

  • 性别/年龄:女,25岁

  • 体重:50kg

  • 职业:健身教练

既往史

  • 支气管哮喘(未规律用药)

  • 运动时常用Valsalva呼吸

主诉

深蹲训练后突发胸骨后撕裂痛1小时,伴颈部肿胀

现病史

  • 负重深蹲时屏气发力,突感胸骨后爆裂样疼痛

  • 疼痛向双肩放射,伴窒息感

  • 自觉颈部增粗,触诊有捻发音

  • 进行性呼吸困难(无法平卧)

急诊查体

生命体征

  • BP 158/94mmHg,HR 126次/分

  • RR 32次/分,SpO₂ 85%(面罩吸氧下)

阳性体征

  • 颈胸部广泛皮下气肿(上至下颌角,下至脐上)

  • Hamman征(+),气管居中

  • 双肺散在哮鸣音(呼气相为主)

辅助检查

床旁超声纵隔内"彗星尾"伪影(气体积聚征)
胸部CT纵隔广泛积气,包绕主动脉弓>60%
血气分析pH 7.52,PaO₂ 58mmHg,乳酸1.8mmol/L

治疗经过

紧急处理

  • 高流量湿化氧疗(文丘里面罩,FiO₂ 0.8)

  • 锁骨下静脉置管(预防性补液扩容)

精准镇痛方案(瑞芬太尼微泵)

药物配置瑞芬太尼5mg + 生理盐水45ml终浓度100μg/ml
起始剂量0.05μg/kg/min指南推荐安全起始量
输注速率1.5 ml/h(0.05μg/kg/min × 50kg × 60min) ÷ 100μg/ml
溶剂选择生理盐水避免葡萄糖致药物沉淀
输注设备靶控输注泵(TCI模式)维持血浆靶浓度1.5ng/ml
实时监测Ramsay镇静评分(每5分钟评估)维持2-3分(安静合作)

外科干预

  • 急诊行胸骨上切迹切开引流(置入16Fr引流管)

  • 接-15cmH₂O负压吸引

转归

  • 引流后2小时:皮下气肿消退60%,SpO₂升至96%

  • 24小时拔管,72小时出院

急诊救治经验总结

早期识别要点

  • 对Valsalva动作后胸痛者:立即触诊胸骨上窝(皮下气肿最早出现部位)

  • 床旁超声"肺滑动征消失"+"空气伪影"可早于CT确诊

镇痛管理关键

瑞芬太尼起始0.05μg/kg/min
RR<8次>

下调0.01μg/kg/min

疼痛评分>4分

每次上调0.01μg/kg/min

极量≤0.1μg/kg/min

规避临床陷阱

  • 禁用正压通气:面罩加压给氧可使气肿加重(本病例选用文丘里面罩)

  • 影像学警示:胸片漏诊率高达40%(CT应作为金标准)

多学科协作流程

1
患者到院 → 急诊医师初步处置 → 呼叫胸外科(10分钟内)
2
生命体征不稳 → 麻醉科插管保驾(备纤维支气管镜)
3
确诊空腔脏器破裂 → 普外科/胸外科联合手术

2024年更新要点

  • 《Chest》指南新增生物标志物:血清PIC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150μg/L提示纵隔组织损伤(敏感性82%)

  • 引流管选择升级:硅胶涂层导管可降低组织损伤(证据等级Ⅱa)

参考文献

  1. Kouritas VK, et al. Pneumomediastinum. Chest. 2023;163(1):e17-e32.

  2.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 纵隔气肿急诊处理专家共识.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4;33(2):145-150.

  3. Banki F, et al. Surgical management of pneumomediastinum. J Thorac Dis. 2023;15(4):2287-2299.



标签: 纵隔气肿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