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海无涯

急性心力衰竭(AHF)急诊管理要点

admin 17 0

急性心力衰竭(AHF)急诊管理要点

急性心力衰竭(AHF)急诊管理要点

基于2022年《急性心力衰竭中国急诊管理指南》及202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疾病严重性与潜在并发症

生命威胁性

AHF是心血管急重症,院内病死率达12%,常并发多器官衰竭:

心源性休克:发生率约5%~8%,表现为持续低血压(收缩压<90mmHg)、四肢湿冷、少尿、乳酸升高,需血管活性药物或机械支持。

急性呼吸衰竭:肺淤血/水肿导致低氧血症(PaO₂<60mmHg),约25%~30%需无创通气或气管插管。

多脏器损伤:肝肾功能恶化(肌酐翻倍或肾滤过率下降>50%)、肠淤血、代谢性酸中毒。

高风险并发症

恶性心律失常

原发心脏病或电解质紊乱可诱发室速、室颤。

血栓事件

卧床及淤血状态增加肺栓塞、卒中风险(需预防性抗凝)。

感染加重

心衰合并肺炎或脓毒症时病死率显著升高。

               监护室治疗相关事项

重症监护必要性

适应证:需血流动力学监测(如动脉置管、右心导管)、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或机械通气者应入ICU/CCU。

费用预估

  • 基础                                监护费约2000~5000元/日(含监测、护理)

  • 高级                                若需呼吸机支持+CRRT,日均费用可超1万元(药物及器械另计)

治疗时间窗

关键期

血流动力学稳定需3~7天,合并休克或肾损伤者延长至1~3周

总住院时长

多数需10~14天,出院后仍需心衰门诊随访。

入院                            稳定期                            出院准备
0天                            3-7天                            10-14天

探视制度

限制性探视

ICU每日限1~2次(每次≤30分钟),需防护隔离。

沟通替代方案

每日医护定向病情通报(如15:00电话/床边沟通)。

               预后与治疗成功率

短期预后(院内)

总体死亡率12%(心源性休克者高达40%~50%)。

影响因素

  • 高危                                收缩压<90mmHg、血乳酸>2mmol/L、cTn显著升高者

  • 中危                                新发AHF:院内病死率高于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ADHF),但出院后预后较好

中长期预后

再住院率

45%

出院后1年内

1年死亡率

22%

合并肾衰、高龄(>75岁)者风险倍增

治疗成功关键

早期干预

入院后黄金6小时内纠正低氧/低灌注可降低50%病死率。

每延迟1小时救治,死亡风险增加10%

综合管理

药物: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为基础,心源性休克加用正性肌力药(多巴酚丁胺)。

机械支持:难治性休克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或体外膜肺(ECMO),但生存率仅提高20%~40%。

               沟通要点总结

强调紧急性

AHF是"心血管急诊中的心梗",延迟救治每1小时死亡风险增10%。

费用透明化

预估ICU总费用5万~15万元(医保报销比例30%~70%因地而异)。

预后分层告知

较佳预后:新发AHF无多器官损伤者,1年生存率>80%。

不良预后:合并休克、肾衰、乳酸>4mmol/L者,1年生存率<40%。<>

后续管理

出院后3日内心衰门诊复诊,坚持服药可降低35%再住院风险。

资料来源

  • 1. 《急性心力衰竭中国急诊管理指南(2022)》

  • 2.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

  • 3. 临床实践数据(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



标签: 急性心力衰竭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