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马西尼在安眠药(苯二氮卓类)中毒中的临床应用指南
2025年更新版 · 急诊科医师实用手册
适应症与药理机制
核心适应症
1 BZD过量中毒:逆转中枢镇静、呼吸抑制
2 昏迷鉴别诊断:排除BZD所致昏迷(若重复给药无改善,需考虑其他病因如脑损伤、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
3 全麻后苏醒:拮抗BZD诱导的麻醉
药理作用
竞争性结合BZD受体,逆转GABA能神经抑制,起效快(静脉注射后1-2分钟)
用药方案与剂量调整
成人标准方案
1 首剂:0.3mg静脉注射(推注时间≥15秒)
2 追加剂量:若60秒内未达预期清醒度,每次追加0.1-0.2mg,间隔1分钟,总量≤2mg
3 维持输注:若再度昏睡,以0.1-0.4mg/h持续静脉泵注,根据意识状态调整速率
儿童用药(≥1岁)
1 首剂:0.01mg/kg(最大0.2mg),缓慢静注(>15秒)
2 追加剂量:45秒后若无效,每次追加0.01mg/kg(最大0.2mg),最多4次,总剂量≤0.05mg/kg或1mg
特殊人群调整
1 肝衰竭患者:减量50%并减慢注射速度(避免诱发惊厥)
2 长期BZD依赖者:缓慢给药(首剂0.1mg),避免快速诱发戒断反应(焦虑、惊厥)
特殊临床情景处理
混合药物中毒
! 禁用氟马西尼:合并三环类抗抑郁药(TCA)中毒(如QRS波增宽、抽搐),因可能诱发惊厥及室性心律失常
→ 替代方案:以呼吸支持、碳酸氢钠(TCA中毒)为主,禁用拮抗剂
癫痫或颅内压增高患者
! 禁忌使用:BZD用于控制癫痫/颅内压时,拮抗剂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再度镇静的预防
BZD半衰期>氟马西尼(如地西泮),需持续监测≥2小时,必要时维持输注
不良事件预防与处理
常见不良反应
• 焦虑、心悸、呕吐(快速注射时)
• 面部潮红、多汗(自限性)
严重风险:惊厥
! 高危人群:BZD长期用药史、混合中毒(尤其TCA)、肝性脑病
→ 急救:立即停用氟马西尼,静注地西泮5mg或咪达唑仑5mg
戒断反应管理
缓慢注射+小剂量起始(首剂0.1mg),出现激越时静注地西泮5mg
急诊临床用药策略总结
环节 | 关键要点 |
---|---|
用药指征 | BZD过量致昏迷/呼吸抑制;排除混合中毒(尤其TCA) |
给药方案 | 首剂0.3mg IV → 每60秒追加0.1-0.2mg至总量2mg → 维持0.1-0.4mg/h泵入 |
儿童剂量 | 首剂0.01mg/kg(最大0.2mg),总量≤1mg |
禁忌人群 | TCA中毒、癫痫控制依赖BZD者、颅内压增高 |
监测重点 | 意识、呼吸(≤2小时);警惕再镇静及惊厥 |
最新循证更新
混合中毒时,氟马西尼不改善非BZD药物(如巴比妥类、乙醇)的中毒症状
滴鼻剂/舌下剂型仍在试验阶段,静脉制剂仍是金标准
临床实践要点
作为急诊医师,需严格筛选适应症(纯BZD中毒),警惕混合中毒及戒断风险,用药后持续监护≥2小时。
对于不明原因昏迷,氟马西尼可作诊断性治疗,但需备好抗惊厥药物应对潜在风险。
标签: 氟马西尼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