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海无涯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诊疗指南

admin 18 0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诊疗指南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诊疗指南

基于UpToDate、默沙东诊疗手册及2023年JAMA共识整合

中毒机制

代谢途径

  • 90%经肝脏葡萄糖醛酸化和硫酸化后无毒排出

  • 2%-4%经CYP450酶(主要为CYP2E1)代谢为毒性中间体N-乙酰苯醌亚胺(NAPQI)

毒性机制

  • 过量摄入时,NAPQI超过谷胱甘肽(GSH)结合能力

  • 与肝细胞蛋白共价结合,导致氧化应激和肝细胞坏死

  • 肾毒性可能与肾内CYP450代谢及前列腺素抑制相关

剂量与规格

项目剂量说明
治疗剂量成人:325–1000mg/次,每日≤4g儿童:10–15mg/kg/次,每4–6小时一次
中毒剂量成人:单次≥7.5g或≥150mg/kg儿童:单次≥150mg/kg
肝坏死阈值≥250mg/kg致死量:5–20g(成人)
药物规格片剂:325mg/500mg;口服液:32.5mg/mL复方制剂(如感冒药)常含325–500mg/片

临床表现(四阶段)

Ⅰ期(0–24小时)

  • 厌食、恶心、呕吐、出汗

  • 可能无症状

Ⅱ期(24–72小时)

  • 右上腹痛

  • ALT/AST升高

  • PT/INR延长

Ⅲ期(72–96小时)

  • 肝衰竭高峰

  • 黄疸、凝血障碍

  • 肾损伤(50%)

  • 胰腺炎、肝性脑病

Ⅳ期(>5天)

  • 恢复或进展为多器官衰竭

  • 死亡率20%

慢性中毒:长期超量(>4g/日)可无症状,直接表现为肝损伤。

治疗方案

1. 去污染(4小时内)

活性炭1g/kg(最大50g)

禁忌证:意识障碍、肠梗阻

2. 解毒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

指征

  • 急性摄入后4小时血药浓度≥150μg/mL(Rumack列线图高于治疗线)

  • 未知时间摄入但疑似过量+ALT升高

  • 慢性中毒伴肝损伤证据

用法(静脉方案,50kg患者示例)

阶段剂量溶媒与体积输注时间
第一阶段7500mg5%葡萄糖200mL15–120分钟
第二阶段2500mg5%葡萄糖500mL4小时
第三阶段5000mg5%葡萄糖1000mL16小时

总疗程20小时

口服方案

首剂140mg/kg,后续70mg/kg每4小时×17次(72小时)

3. 血液净化指征与方式

指征

  • 血药浓度>1000μg/mL(急性摄入)

  • 急性肝衰竭(INR>2.0+意识障碍)

  • 多器官衰竭或严重代谢性酸中毒(pH

    <7.2)<>
  • NAC治疗下病情持续恶化

方式选择

血液透析(HD)

适于合并肾衰竭或严重酸中毒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

肝衰竭为主时首选

鉴别诊断

需排除其他导致肝损伤的病因:

其他肝毒素

酒精、毒蕈、四氯化碳、抗结核药

感染性

病毒性肝炎(HAV/HBV/HEV)、败血症

缺血性

休克、心衰

自身免疫性

自身免疫性肝炎

关键鉴别点:明确对乙酰氨基酚摄入史+Rumack列线图应用+早期ALT升高(24小时内)

病例分析(模拟50kg患者)

基本信息

  • 性别年龄:女性,45岁

  • 主诉:自服对乙酰氨基酚50片(500mg/片)后12小时,恶心、呕吐伴上腹痛

  • 既往史:抑郁症,未规律服药,无肝病史

现病史

摄入情况

12小时前因情绪激动自服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25g(50×500mg),2小时后出现恶心,非喷射性呕吐3次

症状进展

就诊前6小时出现右上腹持续性钝痛,尿量减少(24小时约400mL)

诊治经过

初始评估(T=12h)

查体

神志清,皮肤巩膜无黄染;腹软,右上腹压痛(+),Murphy征(-)

实验室检查
  • ALT 520 U/L,AST 680 U/L

  • INR 1.8,血肌酐 186 μmol/L

  • 对乙酰氨基酚血药浓度:62μg/mL(因缓释剂型,双峰浓度)

治疗过程

NAC静脉治疗(按50kg计算)
阶段剂量溶媒与体积输注时间
第一阶段7500mg5%葡萄糖200mL60分钟
第二阶段2500mg5%葡萄糖500mL4小时
第三阶段5000mg5%葡萄糖1000mL16小时
辅助治疗
  • 补液维持尿量>0.5mL/kg/h

  • 维生素K 10mg肌注纠正凝血障碍

病情演变

  • T=48h:ALT峰值2850 U/L,INR 3.0,血肌酐210 μmol/L,出现轻度黄疸

  • T=72h:肝肾功能逐步改善(ALT 1200 U/L,INR 1.5),尿量恢复

  • T=5天:出院时ALT 180 U/L,肌酐恢复正常

救治经验总结

关键决策点

  • 缓释制剂需监测双峰浓度,即使首次浓度低于毒性线仍需重复检测

  • NAC启动无需等待血药浓度结果(本例因延迟就诊未用活性炭)

NAC输注注意事项

  • 葡萄糖液为溶媒(生理盐水易致沉淀)

  • 过敏反应(皮疹/支气管痉挛)发生率15%,短暂停药+抗组胺药后可续用

血液净化未启用原因

虽符合肝衰竭标准(INR>2),但NAC治疗后INR未持续升高,肾功能恢复快

预防再中毒策略

精神科随访+教育:复方感冒药对乙酰氨基酚含量(每日勿超4g)

最新指南与文献更新(2023–2025)

NAC疗程简化

2023年美国共识建议,若ALT在24小时内下降且INR<2.0,可缩短nac疗程至48小时<>

肝移植标准(King's College标准)

pH<7.3(乳酸>3.5mmol/L)符合以下3项:

  • INR>6.5

  • 肌酐>3.4mg/dL

  • III/IV级肝性脑病

高危人群扩展

长期饮酒或营养不良者,中毒阈值降至4g/日



标签: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