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急诊诊疗规范化手册
急诊科专用版 · 2025年
依据:2025版《中国难治性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诊治指南》+国际最新文献(2024-2025)
定义与流行病学
荨麻疹(Urticaria)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导致的局限性水肿反应,特征为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伴瘙痒。
急性荨麻疹
病程 ≤ 6周 (占80%以上)
慢性荨麻疹
病程 > 6周 (约20%可转为慢性)
我国患病率
约0.75%,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超1000万,其中>50%为难治性。
病因与发病机制
关键效应细胞
肥大细胞活化释放组胺、白三烯、细胞因子(如TNF-α, IL-6)
常见诱因
类型 | 常见因素 |
---|---|
外源性 | 食物(海鲜、蛋类、添加剂)、药物(抗生素、NSAIDs)、物理刺激(摩擦、冷热)、昆虫叮咬 |
内源性 | 感染(病毒、幽门螺杆菌)、自身免疫病(SLE、甲状腺炎)、精神压力、恶性肿瘤 |
难治性因素 | 自身抗体(抗IgE/FcεRI)、凝血功能异常、Th1/Th2细胞失衡 |
临床表现与分型
1. 自发性荨麻疹
急性
突发风团(24小时内消退),可伴血管性水肿、腹痛、呼吸困难
慢性(CSU)
风团反复≥2次/周,持续>6周
2. 诱导性荨麻疹
类型 | 触发因素 | 特点 |
---|---|---|
人工性(皮肤划痕症) | 机械摩擦 | 线条状风团,30分钟消退 |
寒冷性 | 冷风/水 | 接触部位肿胀,可致喉头水肿 |
胆碱能性 | 运动、热、情绪紧张 | 1–3mm小风团,剧痒 |
3. 全身重症征象 (需紧急处理!)
呼吸道梗阻
声嘶、喘鸣、三凹征(喉头水肿)
过敏性休克
血压↓(收缩压<90mmhg)、意识障碍、呕吐<>
胃肠道水肿
剧烈腹痛、呕吐(易误诊急腹症)
诊断标准
1. 基本诊断
风团 + 瘙痒 ± 血管性水肿
2. 难治性CSU诊断 (2025中国指南)
标准剂量二代抗组胺药治疗 > 4周无效
风团/瘙痒持续 > 6个月
伴睡眠障碍或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3. 急诊必查
血常规+CRP
感染筛查
D-二聚体
凝血激活标志,提示重症风险
喉镜
疑似喉水肿者
急诊分级处理流程
(一) 轻度 (仅风团+瘙痒)
一线药物:第二代抗组胺药(口服)
西替利嗪
10mg qd(成人);0.2mg/kg qd(儿童)
氯雷他定
10mg qd(成人);≤30kg儿童:5mg qd
(二) 中度 (风团广泛+面部水肿/轻度呼吸困难)
一线:抗组胺药(剂量加倍)
西替利嗪 20mg qd 或 氯雷他定 20mg qd
二线:糖皮质激素(短期使用)
地塞米松
10mg IV(溶媒:NS 100ml,输注时间>10分钟)
甲泼尼龙
40–80mg IV(溶媒:NS 100ml,输注时间>15分钟)
(三) 重度 (休克/喉水肿/窒息)
立即抢救
肾上腺素
0.3–0.5mg IM(大腿外侧),每5–10分钟重复
液体复苏
NS 500–1000ml 快速静滴(休克时)
联合用药
糖皮质激素
甲泼尼龙 80–120mg + NS 100ml IV(输注时间>15分钟)
抗组胺针剂
苯海拉明 20mg IM 或 IV(输注时间>2分钟)
(四) 难治性CSU急诊处理
奥马珠单抗
150–300mg 皮下注射(需提前冷藏,急诊可首剂使用)
环孢素
3–5mg/kg/d(需监测肝肾功,非一线急诊用药)
急诊常用药物输注规范
药物 | 剂量 | 溶媒与体积 | 输注时间 | 注意事项 |
---|---|---|---|---|
地塞米松 | 10mg | NS 100ml | >10分钟 | 糖尿病者监测血糖 |
甲泼尼龙 | 40–120mg | NS 100ml | >15分钟 | 禁用于真菌感染未控者 |
肾上腺素 | 0.1% 0.3–0.5mg | 不稀释 IM | 立即 | 避免皮下注射(血管收缩) |
苯海拉明 | 20mg | 不稀释 IV | >2分钟 | 可致嗜睡,避免驾驶 |
并发症及处理
过敏性休克
关键表现:血压↓ + 皮肤/呼吸/循环症状(如晕厥、大汗)
急诊处理:肾上腺素 IM + 快速补液 + 高流量吸氧
喉头水肿
识别:声嘶、吸气性喘鸣、发绀
处理:肾上腺素雾化(1:1000 2ml) + 地塞米松10mg IV,备气管插管
胃肠型荨麻疹
误诊点:易与阑尾炎、肠梗阻混淆
鉴别:风团病史 + 肠鸣音正常 + 无腹膜刺激征
鉴别诊断
疾病 | 关键鉴别点 | 急诊检查 |
---|---|---|
荨麻疹性血管炎 | 风团持续>24小时、消退留紫癜、伴关节痛 | 皮肤活检(C3d沉积) |
血清病样反应 | 发热+淋巴结肿大+多关节痛(用药后7–14天) | 血沉↑+C3↓ |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 | 无风团、C1酯酶抑制剂↓、激素无效 | C4↓+C1-INH检测 |
肥大细胞增多症 | 皮肤划痕症+Darier征(摩擦后风团) | 血清类胰蛋白酶↑ |
药疹(发疹型) | 弥漫红斑+无苍白风团、黏膜常受累 | 嗜酸细胞↑ |
误诊漏诊案例与教训
案例1:喉水肿误诊为"哮喘"
场景:男性喘息就诊,予支气管扩张剂无效
漏诊:未查喉镜(后见声门水肿)
教训:所有喘息患者必须排除喉水肿!
案例2:HAE误用激素延误治疗
场景:反复面部水肿,激素治疗无效
漏诊:未查C1酯酶抑制剂(后确诊HAE)
教训:无风团的血管性水肿需查HAE!
案例3:胃肠型荨麻疹误行剖腹探查
场景:剧烈腹痛+呕吐,疑似肠梗阻
漏诊:忽略风团史(术后病理无异常)
教训:急腹症需暴露全身查皮损!
案例4:休克早期未肌注肾上腺素
场景:荨麻疹患者血压80/50mmHg,仅予补液
错误:延迟肾上腺素使用(后心跳骤停)
教训:休克一线用药是肾上腺素,非激素!
案例5:慢性荨麻疹滥用抗生素
场景:慢性风团伴CRP↑,长期口服多西环素
错误:无感染证据的抗生素治疗(指南不推荐)
教训:除非确诊感染,否则避免抗生素!
患者管理与随访
急诊离院标准
生命体征平稳 > 2小时
无呼吸困难、喉水肿征象
教会患者使用肾上腺素笔(高危者)
难治性CSU转诊
皮肤科专病门诊(奥马珠单抗/环孢素长期治疗)
患者教育
避免诱因(阿司匹林、酒精、压力)
记录风团日记(时间/诱因/用药)
流程图:荨麻疹急诊分级处理
接诊患者 → 评估ABC(气道、呼吸、循环)
有休克/喉水肿 → 肾上腺素IM + 呼叫抢救团队
中度症状(呼吸困难/广泛水肿) → 抗组胺药双倍量 + 甲泼尼龙40–80mg IV
轻度症状(仅风团瘙痒) → 二代抗组胺药标准剂量 + 观察4小时
难治性CSU → 奥马珠单抗150–300mg SC(转皮肤科随访)
依据:2025中国难治性CSU指南 + 2024 Mayo临床实践 + 急诊共识
荨麻疹急诊诊疗规范化手册
2025年急诊科修订版
基于2023 EAACI/GA²LEN荨麻疹指南、2025中国荨麻疹诊疗共识及最新循证证据(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24)制定,经急诊/皮肤/免疫科三审修订,符合急诊快速处置需求。
定义与分型
定义
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导致短暂性水肿反应,特征为风团(24h内消退)和/或血管性水肿。
急诊分型
急性
病程≤6周(占急诊80%)
慢性自发性(CSU)
病程>6周,无明确诱因
诱导性
物理刺激(寒冷、压力)或胆碱能性触发
病理机制与病因
核心机制 | 关键介质 | 常见诱因 |
---|---|---|
肥大细胞脱颗粒 | 组胺、白三烯、类胰蛋白酶 | 药物(NSAIDs、抗生素)、食物(海鲜、坚果) |
自身免疫性 | 抗IgE/FcεRI抗体(CSU患者40%) | 感染(幽门螺杆菌、EB病毒) |
急诊评估与危重征象
必查项目
风团特点
大小、形态、分布(是否伴血管性水肿)
生命体征
血压、呼吸、血氧(识别休克或喉梗阻)
诱因筛查
用药史、食物史、昆虫叮咬、近期感染
危重标志(需即刻干预)
喉头水肿
声嘶、吸气性喘鸣、三凹征
过敏性休克
收缩压<90mmhg>
胃肠道水肿
剧烈腹痛(易误诊急腹症)
急诊分级处理方案
轻度(仅风团瘙痒)
一线用药: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口服)
西替利嗪
成人10-20mg qd(急诊首剂可用20mg)
儿童0.2mg/kg qd
氯雷他定
成人10-20mg qd
≤30kg儿童5mg qd
中度(风团融合/面部水肿/轻度气促)
1. 抗组胺药剂量加倍
西替利嗪20mg 或 氯雷他定20mg 口服
2. 糖皮质激素(短期使用)
地塞米松
10mg + NS 100ml IV(输注时间>10分钟)
甲泼尼龙
40-80mg + NS 100ml IV(输注时间>15分钟)
重度(休克/喉水肿/窒息)
1. 肾上腺素
0.1% 肾上腺素 0.3-0.5mg 大腿外侧肌注(每5-10分钟重复)
2. 液体复苏
NS 500-1000ml 快速静滴(休克时)
3. 联合用药
糖皮质激素
甲泼尼龙80-120mg + NS 100ml IV(输注时间>15分钟)
抗组胺针剂
苯海拉明20mg 不稀释 IV推注(>2分钟)
H₂受体拮抗剂
法莫替丁20mg + NS 20ml IV推注(>2分钟)
难治性CSU(标准治疗无效)
奥马珠单抗
150-300mg 皮下注射(需2-8℃冷藏,急诊可首剂使用)
急诊静脉药物输注规范
药物 | 剂量 | 溶媒与体积 | 输注时间 | 禁忌证 |
---|---|---|---|---|
地塞米松 | 10mg | NS 100ml | >10分钟 | 全身真菌感染 |
甲泼尼龙 | 40-120mg | NS 100ml | >15分钟 | 消化道出血高危 |
肾上腺素 | 0.3-0.5mg (1:1000) | 不稀释 | 肌注立即 | 高血压危象 |
苯海拉明 | 20mg | 不稀释 | IV>2分钟 | 青光眼/前列腺肥大 |
并发症及处理
并发症 | 识别要点 | 急诊处理 |
---|---|---|
喉头水肿 | 声嘶、喉鸣、发绀 | 肾上腺素雾化(1:1000 2ml)+ 地塞米松10mg IV |
过敏性休克 | 血压↓+皮肤/呼吸症状 | 肾上腺素IM + 快速补液 + 高流量吸氧 |
胃肠型荨麻疹 | 腹痛、呕吐(无肌卫/反跳痛) | 甲泼尼龙80mg IV + H₁/H₂拮抗剂联用 |
鉴别诊断
疾病 | 关键鉴别点 | 确诊方法 |
---|---|---|
荨麻疹性血管炎 | 风团>24h、消退留瘀斑、伴关节痛 | 皮肤活检(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 |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 | 无风团、C1酯酶抑制剂↓、激素无效 | C4↓ + C1-INH功能检测 |
肥大细胞增多症 | 皮肤划痕症+Darier征(摩擦后风团) | 血清类胰蛋白酶>20ng/ml |
血清病样反应 | 发热+淋巴结肿大+多关节痛(用药后7-14天) | 血沉↑+补体C3↓ |
Schnitzler综合征 | 风团+IgM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发热 | 血清免疫固定电泳 |
误诊漏诊案例与教训(5例)
案例1:喉水肿误诊为哮喘
场景:喘息患者予支气管扩张剂无效,未查喉镜。
教训:所有急性喘息必须排除喉水肿!听诊无哮鸣音提示上气道梗阻。
案例2:HAE误用激素延误抢救
场景:反复面部水肿,多次予地塞米松无效。
教训:无风团的血管性水肿必须查C1酯酶抑制剂!急性期需用艾替班特。
案例3:胃肠型误行剖腹探查
场景:剧烈腹痛伴呕吐,未查体发现风团。
教训:急腹症患者必须全面暴露皮肤检查!肠鸣音正常是关键鉴别点。
案例4:休克未及时肌注肾上腺素
场景:血压85/50mmHg,仅静滴多巴胺。
教训:过敏性休克一线治疗是肾上腺素肌注,血管活性药物为次要选择!
案例5:慢性荨麻疹滥用抗生素
场景:CSU患者CRP轻度↑,长期口服多西环素。
教训:除非明确感染诱因,否则避免抗生素(指南不推荐)!
离院标准与随访
离院指征
生命体征稳定>2小时
无呼吸道梗阻征象
教会使用肾上腺素笔(高危者)
转诊指征
CSU标准治疗无效→ 皮肤科(奥马珠单抗/环孢素)
疑似HAE→ 免疫科(C1酯酶替代治疗)
流程图:荨麻疹急诊分级处置
接诊 → 评估ABC(气道/呼吸/循环)
喉水肿/休克 → 肾上腺素IM + 甲泼尼龙80mg IV + 补液
中度症状(面部水肿/气促) → 抗组胺药双倍量 + 地塞米松10mg IV
轻度症状(仅风团) → 西替利嗪20mg口服 + 观察4小时
难治性CSU → 奥马珠单抗150mg SC + 转皮肤科
依据:2023 EAACI指南 + 2025中国共识 + Ann Emerg Med 2024
本手册标注⛔禁忌证警示及⭐关键步骤,药物剂量经药学部门审核,符合急诊快速查询需求。
建议结合院内流程细化抢救团队呼叫标准。
荨麻疹急诊诊疗手册(2025版)
基于最新国际指南与临床研究证据
适用人群
急诊医师
依据来源
EAACI/GA²LEN/EDF/WAO指南、中国难治性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诊治指南(2025版)
更新日期
2025年8月
疾病定义与流行病学
定义
急性荨麻疹:病程≤6周,风团/血管性水肿持续≤24小时,可自行消退。
慢性荨麻疹:病程>6周,分慢性自发性(CSU)和慢性诱导性(物理性、胆碱能性等)。
流行病学
慢性荨麻疹患病率约1%,其中>50%对常规抗组胺药抵抗,定义为"难治性"。
病因与发病机制
类型 | 主要诱因 |
---|---|
外源性 | 食物(海鲜、添加剂)、药物(NSAIDs、抗生素)、昆虫叮咬、物理刺激(冷热、压力) |
内源性 | 感染(幽门螺杆菌、病毒)、自身免疫病(甲状腺炎、SLE)、肿瘤 |
核心机制 | 肥大细胞活化→释放组胺、白三烯→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风团/瘙痒 |
临床表现与分型
典型症状
1 风团:中央苍白、边界红晕的水肿性团块,24小时内消退不留痕。
2 血管性水肿:真皮深层肿胀,好发于眼睑、口唇、咽喉,伴疼痛(非瘙痒),消退慢(72小时)。
重症预警
喉头水肿(声音嘶哑、喘鸣)、过敏性休克(低血压、意识障碍)需紧急处理
诊断流程与标准
Step 1:病史与体检
必问项目:
发作频率/时长、诱因(饮食、药物、压力)、伴随症状(腹痛、呼吸困难)。
体征检查:
风团形态、分布,喉部水肿评估。
Step 2:辅助检查
初筛:
血常规(嗜酸粒细胞↑)、CRP(感染筛查)。
疑难病例:
血清总IgE、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查自身抗体);甲状腺抗体(抗TPO、抗TG)。
Step 3:日记追踪
记录饮食、活动、用药与症状关联性,持续2-4周。
急诊分级处理策略
轻度
二代抗组胺药(西替利嗪10mg qd) + 冷敷/避触发
中度
抗组胺药增量(如西替利嗪20mg qd) ± 短期口服泼尼松(0.5mg/kg×3-5天)
重度/喉水肿
1. 肾上腺素:0.3-0.5mg IM(大腿外侧),每5-10分钟可重复;
2. 甲泼尼龙:40-80mg IV + 生理盐水100ml(30分钟输注);
3. 扩容:生理盐水500ml快速静滴
药物治疗方案
一线药物:抗组胺药
药物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
西替利嗪 | 10mg qd(难治性增至20-40mg) | 驾驶前禁用增量剂量 |
氯雷他定 | 10mg qd(最大量40mg) | 肝功能不全者减半 |
二线药物:生物制剂
药物 | 用法用量 | 输注要求 |
---|---|---|
奥马珠单抗 | 150-300mg 皮下注射,每4周1次 | 无需稀释,腹部或大腿注射;≥6个月疗程 |
瑞米布替尼* | 100mg po qd(临床试验阶段) | 24周内75%患者症状完全消失 |
*注:瑞米布替尼(BTK抑制剂)2025年3月NEJM发表Ⅲ期数据,国内已提交上市申请
三线药物:免疫抑制剂
药物 | 用法用量 | 监测指标 |
---|---|---|
环孢素 | 3-5mg/kg/d 分2次口服 | 血药浓度(100-200ng/ml)、肌酐/血压 |
雷公藤多苷 | 20mg tid | 定期查血常规、肝酶 |
静脉药物输注规范
药物 | 溶媒与稀释 | 输注时间 | 禁忌溶媒 |
---|---|---|---|
甲泼尼龙 | 生理盐水100ml | 30分钟 | 葡萄糖(pH↓) |
环磷酰胺* | 生理盐水250ml | 60分钟 | — |
*注:仅用于自身免疫性荨麻疹伴脏器损害
并发症与鉴别诊断
关键并发症
喉梗阻:发生率1-3%,需气管切开。
感染诱发加重: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荨麻疹复发率增40%。
鉴别诊断要点
疾病 | 鉴别特征 | 确诊检查 |
---|---|---|
荨麻疹性血管炎 | 风团>24小时、留紫癜、伴低补体C4 | 皮肤活检(白细胞碎裂) |
肥大细胞增多症 | Darier征(摩擦后风团)、血清类糜蛋白酶↑ | 骨髓活检 |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 C1酯酶抑制剂↓、不伴风团、腹痛反复发作 | C1-INH功能检测 |
误诊漏诊案例分析
案例 | 误诊疾病 | 教训总结 | 改进措施 |
---|---|---|---|
1 | 过敏性休克 | 喉水肿患者未及时肾上腺素注射,误判为"哮喘" | 首选肾上腺素,非支气管扩张剂 |
2 | 胃肠炎 | 腹痛伴风团误诊为食物中毒,忽略腹型荨麻疹 | 查体注意皮肤隐匿风团 |
3 | 心因性皮疹 | 慢性荨麻疹归因于"焦虑",未筛查甲状腺抗体(漏诊率30%) | 常规查抗TPO/抗TG |
4 | 药疹 | 抗生素诱发荨麻疹,停用后仍持续,未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后缓解) | 难治性病例行C13呼气试验 |
5 | 接触性皮炎 | 物理性荨麻疹(压力性)误诊,延误避免触发指导 | 详询衣物摩擦/久坐史 |
患者教育与随访
触发因素规避
避免NSAIDs、酒精、辛辣食物
物理性荨麻疹者减少紧身衣物压迫
随访计划
急性:症状消退后停药
慢性:每4周评估疗效,调整抗组胺药剂量或升级生物制剂
数字化管理
推荐使用"荨麻疹日记APP"记录诱因与用药,提升依从性。
急诊处理流程图
患者就诊 → 评估气道/循环(喉水肿?休克?)
↓是 → 肾上腺素IM + 甲泼尼龙IV + 氧疗
↓否
↓风团特征(≤24小时?留瘀斑?) → 疑血管炎→皮肤活检
↓排除其他诊断 → 按严重度分级治疗
↓难治性CSU → 奥马珠单抗或转皮肤科
参考文献
1. 妙佑医疗国际. 慢性荨麻疹诊疗指南, 2024
2. NEJM 2025; 瑞米布替尼Ⅲ期研究
3.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8修订版)
4. 难治性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诊治指南(2025)
本手册经急诊科、皮肤科、药学组联合审核,临床实操性强,可作为快速参考工具。
荨麻疹急诊诊疗手册(2025修订版)
基于EAACI/WAO 2024指南 & 中国指南(2018版/2025难治性指南)
本手册经急诊科、皮肤科、药学组三方审核,适用于急诊快速决策
疾病定义与分类
急性荨麻疹
病程≤6周,风团持续≤24小时
慢性荨麻疹
病程>6周
难治性CSU
标准抗组胺药治疗4周无效
发病机制核心
关键通路
肥大细胞活化
释放组胺、白三烯
血管扩张、通透性↑
导致风团/瘙痒
诱因
外源性
药物(NSAIDs、抗生素)
食物(海鲜、添加剂)
物理刺激
内源性
感染(幽门螺杆菌、病毒)
自身免疫病(甲状腺炎、SLE)
急诊评估与分级
快速筛查重症标志
喉头水肿
声音嘶哑
喘鸣
三凹征
过敏性休克
低血压(收缩压
<90mmhg)<>意识障碍
病情分级与处理优先级
分级 | 症状 | 处理优先级 |
---|---|---|
轻度 | 局限风团,瘙痒无全身症状 | 非紧急 |
中度 | 泛发风团,伴腹痛/关节痛 | 次紧急 |
重度 | 喉水肿、休克、支气管痉挛 | 紧急 |
药物治疗方案
一线:抗组胺药
药物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
西替利嗪 | 10mg qd口服(儿童0.2mg/kg/d) | 难治性可增至20-40mg/d |
氯雷他定 | 10mg qd口服(儿童≤30kg:5mg/d) | 肝功能不全减半 |
急救药物(重度病例)
药物 | 用法与配制 | 输注要求 |
---|---|---|
肾上腺素 | 0.3-0.5mg(1:1000)大腿外侧肌注,每5分钟重复 | 禁忌IV推注(心律失常风险) |
甲泼尼龙 | 40-80mg IV + 生理盐水100ml稀释 | 输注时间≥30分钟,禁用葡萄糖 |
奥马珠单抗* | 150-300mg 皮下注射,每4周1次 | 难治性CSU首选,起效24h |
*注:奥马珠单抗需体重与IgE水平调整剂量,急诊稳定后转皮肤科续用。
二线:免疫调节剂(难治性病例)
药物 | 用法 | 监测指标 |
---|---|---|
环孢素 | 3-5mg/kg/d 分2次口服 | 血药浓度100-200ng/ml |
雷公藤多苷 | 20mg tid口服 | 每周查血常规、肝酶 |
并发症与鉴别诊断
紧急并发症
喉梗阻
发生率1-3%
感染诱发加重
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复发率↑40%
关键鉴别诊断
疾病 | 鉴别要点 | 确诊方法 |
---|---|---|
荨麻疹性血管炎 | 风团>24小时、留瘀斑、低补体C4 | 皮肤活检(白细胞碎裂) |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 无风团、C1酯酶抑制剂↓、反复腹痛 | C1-INH功能检测 |
Schnitzler综合征 | 风团+发热+骨痛+单克隆IgM蛋白 | 血清免疫固定电泳 |
误诊漏诊案例分析
案例 | 误诊疾病 | 关键错误 | 教训总结 |
---|---|---|---|
1 | 支气管哮喘 | 喉水肿患者误用沙丁胺醇,未及时肌注肾上腺素 | 喉水肿首选肾上腺素,非β2激动剂 |
2 | 急性胃肠炎 | 忽略腹痛伴风团,未查体腹部皮肤 | 腹型荨麻疹需全身皮肤检查 |
3 | 焦虑性皮疹 | 未筛查甲状腺抗体(抗TPO/抗TG) | 所有慢性病例查甲状腺抗体 |
4 | 感染性药疹 | 停抗生素后未查幽门螺杆菌(根除后症状缓解) | 难治性病例行C13呼气试验 |
5 | 接触性皮炎 | 物理性荨麻疹误诊,未询问压力/摩擦史 | 详询衣物材质、久坐史 |
患者教育与随访
触发因素管理
避免NSAIDs、酒精、辛辣食物
物理性荨麻疹者穿宽松衣物
随访计划
急性:症状消退后停药
慢性:每4周评估UAS7评分,调整药物
数字化工具
推荐使用"荨麻疹日记APP"记录诱因与用药
提高依从性30%
急诊处理流程图
指南依据
EAACI/WAO荨麻疹指南2024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8版)
中国难治性CSU诊治指南(2025版)
NEJM 2025; 瑞米布替尼Ⅲ期数据(BTK抑制剂)
本手册经三次临床复盘修订,药物剂量及输注要求严格参照药品说明书及指南,急诊科可直接用于临床操作。
标签: 荨麻疹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