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血类杀鼠剂中毒专业解析及危重病例报告
结合最新中外指南、文献及急诊救治经验整理
抗凝血类杀鼠剂中毒的全面解析
1 病因与机制
毒物类型
• 羟基香豆素类:溴敌隆、溴鼠灵、杀鼠灵
• 茚满二酮类:敌鼠、氯鼠酮
• 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如溴敌隆)脂溶性高,半衰期长(溴敌隆24.2天,溴鼠隆56天),易蓄积
中毒机制
• 竞争性抑制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
• 阻断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γ-羧基化,使其失去活性
• 代谢产物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内皮,增加通透性,导致多脏器出血
2 临床表现
潜伏期
1–7天,大剂量摄入可缩短至数小时
出血表现
常见部位:
皮肤瘀斑(68%)、鼻衄(52%)、牙龈出血(20%)、注射部位血肿(8%)、血尿、颅内出血等
重症表现:
失血性休克、颅内出血、DIC、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
非特异性症状
腹痛、关节痛、低热
3 诊断标准
满足以下条件可诊断:
临床依据:多部位自发性或轻微外伤后出血
实验室检查:
凝血功能:PT、APTT显著延长(PT>20s,APTT>31s),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
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活性下降(常<30%)
其他:血小板、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正常(区别于DIC)
毒物溯源:血/尿样检出溴敌隆等杀鼠剂(金标准)
治疗性诊断:维生素K₁治疗有效
4 治疗方案
清除毒物
摄入24小时内:洗胃 + 活性炭(50–100g,q4–6h)吸附肠肝循环毒物
特效解毒剂
维生素K₁(脂溶性):
轻症:10–20mg 肌注/静滴 qd
重症/出血明显:首剂10–20mg静推,继以10mg/h持续泵入,直至PT正常
维持治疗:因半衰期长,需长期用药(≥3个月),10mg 静滴 每周2–3次
补充凝血因子
新鲜冰冻血浆(FFP):15–30ml/kg,用于活动性出血或PT>70s
凝血酶原复合物(PCC):50IU/kg(优先用于颅内出血)
支持治疗
输注红细胞(Hb<70g/L或活动性出血)
避免创伤性操作,禁用阿司匹林/NSAIDs
5 鉴别诊断
需排除其他凝血障碍疾病:
肝衰竭
凝血因子全面减少 + 肝功能异常
DIC
血小板↓、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
血友病
遗传史 + 特定凝血因子缺乏
华法林过量
服药史 + 维生素K₁快速纠正
危重抢救病例报告
1 病例资料
既往史
男性,32岁,既往体健,否认肝病、出血性疾病史。务农,家中存有溴敌隆鼠药。
主诉
全身瘀斑5天,血尿、头痛2天,意识模糊4小时。
2 现病史
5天前
双下肢出现散在瘀斑,未就诊。
2天前
肉眼血尿、牙龈渗血不止,伴额部胀痛。
4小时前
突发意识模糊、呕吐咖啡样物,急诊入院。
3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
BP 80/50mmHg,HR 125次/分,SpO₂ 95%(吸氧下)
神志
昏睡,GCS 8分(E2V2M4)
出血体征
全身皮肤大片瘀斑,球结膜出血,鼻腔活动性渗血,牙龈血疱
神经系统
双侧瞳孔等大,光反射迟钝,病理征(-)
4 辅助检查
凝血功能
PT>120s(正常11–14s),APTT>200s(正常25–35s),INR>10
血常规
Hb 58g/L(急性失血),Plt 210×10⁹/L
凝血因子
Ⅱ、Ⅶ、Ⅸ、Ⅹ活性均<15%
毒物检测
血清溴敌隆浓度 1280μg/L(正常<5μg/L)
头颅CT
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约30ml),中线移位
5 诊治经过
紧急处理
气管插管保护气道,冰盐水+肾上腺素局部止血
开通3条静脉通路:
扩容抗休克:快速输注晶体液2000ml + 悬浮红细胞4U + FFP 600ml
止血:PCC 4000IU静推 + 维生素K₁ 20mg静推
病因治疗
维生素K₁:首剂20mg静推后,10mg/h持续泵入
FFP:每日600ml(分2次),连用3天
神经外科干预
紧急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术中用PCC 2000IU维持
术后管理
维生素K₁:术后改为20mg静滴 q8h ×7天 → 10mg静滴 qd ×14天 → 10mg口服 tid(维持3个月)
监测凝血功能:术后24小时PT恢复至18s,APTT 45s
转归
第3天神志转清,出血控制;第14天出院,遗留左侧肢体轻瘫
6 经验总结
早期识别
多部位出血+不明原因PT/APTT延长,需高度怀疑抗凝血杀鼠剂中毒
分层救治
活动性出血:PCC + FFP快速纠正凝血,优于单用FFP
颅内出血:联合神外科手术减压,术中持续补充凝血因子
解毒剂疗程
维生素K₁需足量、长程(≥3个月),2例报道停药后复发DIC
毒物检测意义
明确诊断并预估疗程(血浓度>100μg/L需治疗>12周)
关键点强调
维生素K₁用法:静推负荷量后持续泵入优于间断给药,维持至PT正常后改口服
监测指标:PT/APTT q6–8h直至稳定,后每周复查
基层应对:无检测条件时,凝血障碍+维生素K₁有效即可临床诊断
以上方案整合自《急性出血性凝血功能障碍诊治专家共识》(2022)、抗凝血杀鼠剂中毒临床研究及卫生应急处置标准
标签: 抗凝血类杀鼠剂中毒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