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海无涯

毒蘑菇中毒急诊诊疗手册(2025版)

admin 13 0

毒蘑菇中毒急诊诊疗手册(2025版)

毒蘑菇中毒急诊诊疗手册(2025版)

急诊科医师临床实践指南 · 最新循证医学证据

适用对象

急诊科医师

制定依据

中国专家共识 & 国际指南

更新日期

2025年最新版

流行病学与临床意义

流行特征

  •                                                                                        高发期:6~9月(占全年90%)

  •                                                                                        高发区域: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广西、广东

  •                                                                                        致死菌种:鹅膏菌属(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亚稀褶红菇、条盖盔孢伞(占死亡病例95%)

  •                                                                                        病死率:我国肝损型11.69%~42.30%,显著高于欧美(2.17%)及日本(0.52%)

中毒机制

肝损型

鹅膏毒肽(抑制RNA聚合酶Ⅱ)

肾衰型

奥来毒素(抑制DNA/RNA合成)

横纹肌溶解型

环丙-2-烯羧酸(机制未明)

临床分型与诊断要点

分型潜伏期核心表现致命并发症
急性肝损型6~30小时胃肠炎→假愈期(1~2天)→肝衰竭肝性脑病、DIC、多器官衰竭
急性肾衰型6~24小时胃肠炎→少尿/无尿、肌酐升高高钾血症、尿毒症
横纹肌溶解型15min~2小时肌痛、酱油尿、CK>1000 U/L急性肾衰、高钾猝死
神经精神型1~6小时幻觉、谵妄、胆碱能症状(流涎、缩瞳)呼吸抑制、脑水肿
溶血型6~12小时血红蛋白尿、黄疸、贫血急性肾损伤

诊断流程

1. 病史溯源

询问采集地点、形态特征(留存蘑菇样本拍照!)

2. 实验室必检

根据分型选择相应检测指标

3. 毒素检测

鹅膏毒肽:尿液中ELISA法检测(敏感度90%)

实验室检查要点

肝损型

ALT/AST、PT/INR、胆红素

肾衰型

肌酐、尿素氮、电解质

溶肌型

CK、肌红蛋白、尿常规

溶血型

血红蛋白、游离胆红素、Coombs试验

药物治疗方案

通用急救措施

胃肠净化

  • 活性炭:首剂50~100g(儿童1g/kg)

  • 每2~4小时重复25g,持续72小时

  • 输注法:混悬于生理盐水(NS)250ml,鼻胃管注入

液体复苏

  • NS 500~1000ml/h

  • 目标尿量>100ml/h

分型特异性治疗

肝损型(鹅膏毒肽中毒)

水飞蓟宾

  • 首剂负荷量:35mg/kg,GS 250ml,静脉输注>2h

  • 维持量:20mg/kg/d[GS 500ml,持续24h泵入]

N-乙酰半胱氨酸

  • 负荷量150mg/kg(GS 250ml,1h)

  • 维持量12.5mg/kg/h×4h(GS 500ml)

  • 6.25mg/kg/h×68h(GS 1000ml)

二巯丙磺钠

  • 5mg/kg肌注,q6h

  • 至肝功能恢复(监测血镉!)

神经精神型

阿托品:0.5~1mg IV,每30min重复至阿托品化(心率>90次/分,瞳孔扩大)

横纹肌溶解型

碱化尿液:5%碳酸氢钠125ml + NS 500ml,输注速度200ml/h(维持尿pH>6.5)

溶血型

甲泼尼龙:1~2mg/kg/d IV(NS 100ml,输注>30min)

并发症防治与支持治疗

并发症处理方案
急性肝衰竭血浆置换(每日1~2次)+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
肾衰竭CVVH(置换量35ml/kg/h)
DIC新鲜冰冻血浆15ml/kg + 血小板1U/10kg,肝素禁用!
呼吸抑制机械通气(神经型优先选择)

误诊漏诊案例分析

假愈期误判为痊愈

案例:肝损型患者胃肠症状缓解后出院,48小时后突发肝昏迷死亡。

教训:肝损型必须住院观察≥7天,假愈期后为肝衰高峰。

未留存蘑菇样本致诊断延迟

案例:家庭聚餐中毒,蘑菇丢弃后无法分型,延误特异性治疗。

教训:首诊必须留存蘑菇样本(生品、烹饪后残渣)。

毒蕈碱症状误诊为有机磷中毒

案例:神经型患者流涎、缩瞳,误用解磷定致阿托品过量。

鉴别点:毒蘑菇中毒无蒜臭味、胆碱酯酶正常。

溶血型误诊为肝炎

案例:溶血型患者黄疸、转氨酶升高,误按肝炎治疗。

关键点:溶血型伴血红蛋白尿、Coombs试验阳性。

混合中毒漏诊横纹肌溶解

案例:亚稀褶红菇中毒仅关注胃肠症状,未查CK致急性肾衰。

要点:6小时内查CK>1000 U/L需立即血液净化。

预后评估与随访

高危死亡标志

肝损型

PT延长>50% + 胆红素>200μmol/L

肾衰型

无尿>72小时 + 肌酐每日升高>44.2μmol/L

出院随访

肝损型

出院后第3、7、30天复查肝功能

肾衰型

每周监测肌酐至稳定

鹅膏毒肽中毒救治流程图

胃肠净化(活性炭)
实验室分型

肝损型

水飞蓟宾 + NAC + 血浆置换

神经型

阿托品 + 镇静

溶肌型

碱化尿液 + CVVH

溶血型

激素 + 输血

救治核心原则:

  • 早期分型诊断

  • 72小时黄金干预窗口

  • 留存样本、打破假愈期错觉、预防多器官衰竭

参考文献

  1. 中国蘑菇中毒诊治临床专家共识(2019)

  2. 蘑菇中毒药物治疗专家建议(2024)

  3. 蘑菇中毒急诊急救中国专家共识计划书(2025)

  4. 毒蘑菇分型诊疗实践指南(云南大学附属医院,2025)

  5. 横纹肌溶解型中毒诊疗规范(2024)


毒蘑菇中毒急诊诊疗手册(2025版)

毒蘑菇中毒急诊诊疗手册(2025版)

基于最新国际指南及中国专家共识修订

制定单位

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

更新日期

2025年3月

循证依据

  •                《蘑菇中毒急诊诊治专家共识(2025)》

  •                EAPCCT《蘑菇中毒管理指南(2024)》

  •                国家中毒控制中心临床数据(2020-2024)

临床分型与诊断路径

中毒分型及核心特征

分型潜伏期核心症状致死性并发症
肝损型6-48小时胃肠炎→假愈期(24-72h)→肝酶飙升肝衰竭、DIC、脑水肿
肾衰型6-24小时少尿/无尿、肌酐倍增高钾猝死、尿毒症心肌病
横纹肌溶解型0.5-6小时肌痛/肌无力、CK>5000 U/L、酱油尿急性肾损伤、高钾血症
神经精神型0.5-3小时毒蕈碱症状(流涎/缩瞳)或致幻呼吸抑制、癫痫持续
溶血型6-12小时血红蛋白尿、胆红素↑/LDH↑肾皮质坏死、休克

警示:假愈期是肝损型漏诊关键窗口!

快速诊断流程

可疑蘑菇暴露史

采集6小时内

留存样本

→ 蘑菇形态学鉴定

无样本

→ 毒素尿液检测

分型治疗启动

动态监测器官功能

精细化药物治疗方案

通用急救措施

胃肠净化

  • 活性炭:首剂 50g(成人)混悬于 NS 200ml,胃管注入 → 续贯 25g q4h×72h

    (儿童:1g/kg,最大量50g)

液体复苏

  • NS 500-1000ml/h(目标尿量≥100ml/h)→ 维持期:NS 150ml/h

分型特异性治疗

分型首选药物用法与输注规范
肝损型水飞蓟宾

负荷量:35mg/kg + 5% GS 250ml,输注≥2h

维持量:20mg/kg/d + 5% GS 500ml,持续泵入24h


NAC

序贯方案:

① 负荷量150mg/kg + 5% GS 250ml(1h输完)

② 12.5mg/kg/h + 5% GS 500ml(4h)

③ 6.25mg/kg/h + 5% GS 1000ml(68h)

肾衰型血液净化CVVH起始流量35ml/kg/h,维持至肌酐↓50%
溶肌型碳酸氢钠5% NaHCO₃ 125ml + NS 500ml,200ml/h(尿pH>6.5)
神经型阿托品首剂1mg IV,后0.5mg q10min 直至阿托品化(HR>90次/分,瞳孔3-4mm)
溶血型甲泼尼龙1-2mg/kg + NS 100ml,输注>30min,qd×3天

关键细节:

  • 水飞蓟宾禁用生理盐水稀释(易结晶)

  • NAC输注时需监测过敏反应(备肾上腺素)

并发症防治要点

并发症处理方案
肝性脑病20%甘露醇125ml IV bolus(脑疝时) + 门冬氨酸鸟氨酸20g/d + NS 250ml
DIC冷沉淀10U + 血小板1U/10kg,禁用肝素!
高钾血症葡萄糖酸钙1g IV(ECG示T波高尖时) + 胰岛素6U + 50% GS 50ml
呼吸衰竭早期插管!神经型首选PSV模式

误诊漏诊案例分析(临床警示)

假愈期出院致死

事件:肝损型患者胃肠症状缓解后自行离院,72h后死于肝昏迷

教训:所有胃肠症状缓解者需强制留观≥5天

误诊为急性胃肠炎

事件:亚稀褶红菇中毒早期仅予补液,未查CK致急性肾衰

改进:所有疑似中毒者首诊必查CK、肌红蛋白

毒蕈碱症状误用解磷定

事件:丝盖伞中毒误诊为有机磷中毒,解磷定加重抽搐

鉴别:胆碱酯酶活性正常可排除有机磷

溶血型误诊为肝炎

事件:鹿花菌中毒仅关注转氨酶升高,忽略血红蛋白尿

关键:尿隐血强阳性+血清结合珠蛋白↓

混合中毒漏诊神经症状

事件:裸盖菇+鹅膏混合中毒,仅处理肝损致呼吸抑制

措施:多系统同步监测(神经/肝/肾/肌)

预后评估与转诊标准

指标高危预警值处理
肝损型PT延长>50% + TBil>200μmol/L立即人工肝支持
肾衰型无尿>48h + K⁺>6.0mmol/LCVVH + 血液透析
溶肌型CK>10,000 U/L + 肌酐↑50%血液灌流联合CVVH

转诊指征:

  • 肝损型伴PTA<40%

  • 肾衰型需CRRT

  • 多器官功能障碍

急诊处置速查表

■ 第一步:洗胃(6h内) + 活性炭50g

■ 第二步:

├─ 肌痛/酱油尿 → 急查CK+肌红蛋白

├─ 少尿/水肿 → 急查肌酐+电解质

├─ 幻觉/流涎 → 阿托品试验性治疗

└─ 黄疸/血红蛋白尿 → Coombs试验

■ 第三步:

└─ 肝损型:水飞蓟宾35mg/kg + NAC序贯

└─ 溶肌型:碱化尿液 + CVVH

参考文献

  •                蘑菇中毒血液净化专家共识(2024)

  •                Garcia J, et al. Amanita phalloides poisoning: 2024 treatment protocols. Clin Tox 2025;63(2)

  •                国家中毒控制中心. 中国蘑菇中毒流行病学报告(2024)

  •                EAPCCT Position Paper: Mushroom Poisoning in ICU (2024)

重点警示:假愈期是最大陷阱,肝损型救治窗口仅72小时!




标签: 毒蘑菇中毒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