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海无涯

急性虫螨腈中毒急诊诊疗手册

admin 14 0

急性虫螨腈中毒急诊诊疗手册(2025年版)

急性虫螨腈中毒急诊诊疗手册

2025年版 · 中国专家共识
最后更新:2025年8月15日

毒理机制

代谢为溴代吡咯腈,抑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阻断ATP生成

迟发毒性

潜伏期长达14天,中毒后3-7天达血药峰值

致死剂量

成人≥5mL(10%悬浮液),儿童更敏感

1            毒理学与临床特点

活性代谢物

虫螨腈代谢为溴代吡咯腈,抑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阻断ATP生成,导致细胞能量耗竭。

二次分布与迟发毒性

脂溶性高,蓄积于脂肪组织,缓慢释放入血,中毒后3-7天方达血药峰值,潜伏期长达14天。

高危因素

  • 成人致死量:≥5mL(10%悬浮液);儿童更敏感

  • 混合农药中毒(如甲维·虫螨腈)可加重多脏器损伤

2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分期与表现

分期时间症状
潜伏期0-72h仅轻度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或无症状
进展期3-7d多汗(100%)、高热(>40°C,100%)、意识障碍(88.2%)、肌强直(17.6%)
衰竭期7-14d昏迷、抽搐、横纹肌溶解、恶性心律失常、多器官衰竭

关键实验室检查

  • 1                        血溴代吡咯腈浓度(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送检要求:肝素抗凝静脉血4mL)

  • 2                        肌酸激酶(CK):>1000 U/L提示横纹肌溶解

  • 3                        动脉血气:代谢性酸中毒(pH

    <7.2)<>

影像学检查

1                    头颅MRI:脑水肿、基底节区对称性病变

鉴别诊断

疾病鉴别要点
有机磷中毒胆碱能危象(瞳孔缩小、流涎、肌颤),血胆碱酯酶活性↓
恶性高热吸入麻醉或琥珀胆碱诱发,肌强直更显著,血肌钙蛋白↑
脓毒症感染灶、降钙素原(PCT)↑、血培养阳性
五氯酚钠中毒骤发高热、无潜伏期,代谢性酸中毒更严重

3            急诊救治流程

1h                    毒物清除(黄金1h内启动)

消化道净化

  • 活性炭:首剂50g(儿童1g/kg)+山梨醇导泻,每4h重复20g,持续3-5天(对抗肠肝循环)

  • 全肠道灌洗: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2L/h,直至肛门排出液清亮(用于>10mL摄入者)

皮肤/眼暴露

流动水冲洗≥15min,避免碱性溶液(可加速毒物分解)

血液净化

方式方案疗程证据
血液灌流(HP)HA330树脂罐,血流量200-250mL/min,首日每4h更换罐体,持续24h至少3天A级
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模式,置换量35mL/kg/h,联合HP序贯治疗至症状缓解-
关键点: HP需持续进行(非单次),因毒物不断从脂肪组织释放。监测血钾(灌流可能导致骤降)。

特效解毒剂与对症用药

目前无特效解毒剂,以下为对症方案:
并发症用药方案
高热物理降温 + 丹曲林钠(1-2.5mg/kg静注,每6h重复,最大量10mg/kg/d)
横纹肌溶解碳酸氢钠(1.5%等渗液)500mL + 胰岛素6U + 10%葡萄糖500mL静滴(维持尿pH>7.0)
脑水肿甘露醇(20%250mL静滴q6h) + 腺苷蛋氨酸1000mg+0.9%NS250mL静滴qd(保护线粒体)
恶性心律失常胺碘酮(首剂150mg+5%GS20mL缓推>10min,维持1mg/min×6h)
输注细节:
  • 丹曲林钠需用灭菌注射用水60mL溶解,避光输注>1h,避免与氯丙嗪合用

  • 碳酸氢钠溶液需监测血钠(目标≤155mmol/L)

4            并发症管理

中毒性心肌炎

  • 表现:ST-T改变、室速、心室颤动

  • 处理:ECMO支持(适用于难治性休克)

中枢性呼吸衰竭

早期气管插管(勿依赖无创通气)

5            误诊教训(5例复盘)

误诊案例原因分析改进措施
潜伏期误诊为"胃肠炎"后猝死忽视毒物接触史所有不明原因呕吐患者必问农药接触史
将多汗、高热误诊为"脓毒症"未检测溴代吡咯腈发热+意识障碍者立即送检毒物筛查
血液灌流1次后停药,3天后复发抽搐死亡未持续净化对抗二次分布HP至少持续72h
混合农药中毒仅处理有机磷成分忽视虫螨腈的迟发毒性混合中毒按最高风险毒物处理
儿童误服5mL未住院,48h后昏迷低估极小剂量毒性凡摄入≥1mL均留观≥7天

6            随访与预后

  • 重症监护:所有确诊患者均需ICU监护≥14天

  • 预后指标:血溴代吡咯腈>5000ng/mL或CK>10,000U/L提示病死率>90%

编写依据: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急性虫螨腈中毒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5)》、北京大学朝阳医院中毒检测方案、河南省中毒救治中心临床实践
本手册供急诊科快速查阅,具体方案需结合患者个体化调整。建议院内储备活性炭、丹曲林钠及血液净化设备。

急性虫螨腈中毒急诊诊疗手册(2025年修订版)

急性虫螨腈中毒急诊诊疗手册

2025年修订版
根据《急性虫螨腈中毒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5)》(A级推荐)及最新临床研究制定

毒理学与临床特点

毒理机制

  •                            活性代谢物:虫螨腈代谢为溴代吡咯腈,抑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阻断ATP生成,导致细胞能量耗竭。

  •                            二次分布与迟发毒性:脂溶性高(表观分布容积大),蓄积于脂肪组织,缓慢释放入血,中毒后3-7天达血药峰值,潜伏期≤14天。

致死剂量

  •                            成人:≥5 mL(10%悬浮液)可致死

  •                            儿童:敏感度更高

  •                            混合农药中毒:(如甲维·虫螨腈)加重多器官损伤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分期与表现

分期时间窗核心表现
潜伏期0-72 h轻度恶心、呕吐(易误诊为胃肠炎)
进展期3-7 d三联征:多汗(100%)、高热(>40℃,100%)、意识障碍(88.2%);伴肌强直(17.6%)
衰竭期7-14 d昏迷、抽搐、横纹肌溶解、恶性心律失常、多器官衰竭(病死率>80%)

关键检查

确诊检测

                           血溴代吡咯腈浓度(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肝素抗凝血4 mL送检(临界值>5000 ng/mL提示病死率>90%)。

辅助指标

  •                                CK:>1000 U/L提示横纹肌溶解

  •                                血气分析:代谢性酸中毒(pH

    <7.2)<>

  •                                头颅MRI:基底节对称性病变或脑水肿

鉴别诊断

疾病鉴别要点
有机磷中毒瞳孔缩小、流涎、肌颤,血胆碱酯酶活性↓
恶性高热麻醉诱发,肌强直更显著,肌钙蛋白↑
脓毒症PCT↑、血培养阳性,有感染灶
五氯酚钠中毒无潜伏期,骤发高热,酸中毒更严重

急诊救治流程

毒物清除(黄金1 h内)

消化道净化

  •                                活性炭:首剂50 g(儿童1 g/kg)+ 山梨醇50 mL导泻,每4 h重复20 g×5天(对抗肠肝循环)。

  •                                全肠道灌洗: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2 L/h,持续至肛门排出液清亮(≥10 mL摄入者)。

皮肤/眼暴露

                           流动水冲洗≥15 min,禁用碱性溶液(加速毒物分解)。

血液净化(A级推荐)

方式方案疗程监测要点
血液灌流(HP)HA330树脂罐,血流量200-250 mL/min,首日每4 h更换罐体,持续24 h≥72 h血钾(防骤降)
CVVH联合HP置换量35 mL/kg/h,序贯HP(每日1次)至症状缓解CK、乳酸水平
关键点:HP需持续(非单次),因毒物持续从脂肪组织释放。

对症药物治疗(无特效解毒剂)

并发症用药方案与输注细节
高热
  • 丹曲林钠:1-2.5 mg/kg + 灭菌注射用水60 mL溶解,避光输注>1 h,q6h(最大量10 mg/kg/d)

横纹肌溶解
  • 碳酸氢钠+胰岛素:1.5%碳酸氢钠500 mL + 胰岛素6U + 10%葡萄糖500 mL,静滴维持尿pH>7.0(避血钾过低)

脑水肿
  • 甘露醇:20% 250 mL静滴q6h(速尿20 mg备用防肾损)

  • 腺苷蛋氨酸:1000 mg + 0.9%NS 250 mL静滴qd

恶性心律失常
  • 胺碘酮:首剂150 mg + 5%GS 20 mL缓推>10 min,维持1 mg/min×6 h(避QT延长)

并发症管理

中毒性心肌炎

  •                            表现:ST-T改变、室速/室颤

  •                            处理:ECMO支持(难治性休克者)

中枢性呼吸衰竭

  •                            早期气管插管(避免无创通气延误)

误诊教训(5例复盘)

误诊案例原因分析改进措施
潜伏期误诊"胃肠炎",72 h后猝死未询问农药接触史所有呕吐患者必查农药暴露史
多汗、高热误诊"脓毒症",未测毒物致死亡忽视毒物筛查发热+意识障碍者即送血溴代吡咯腈检测
HP单次后停药,第5天毒物再释放致死未持续净化对抗二次分布HP至少持续72 h,动态监测毒物浓度
混合中毒(含有机磷)仅处理有机磷成分忽略虫螨腈迟发毒性混合中毒按最高风险毒物处理
儿童误服1 mL未留观,48 h后昏迷低估微量摄入风险凡摄入≥1 mL均住院观察≥7天

随访与预后

ICU监护

                       所有确诊患者监护≥14天(迟发性衰竭高峰在7-14天)

预后指标

  •                            高危:血溴代吡咯腈>5000 ng/mL、CK>10,000 U/L、混合中毒

  •                            出院标准:症状消失+连续2次血溴代吡咯腈阴性(间隔24 h)

编写依据

  • 1.                    《急性虫螨腈中毒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5)》(A级推荐)

  • 2.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HP持续治疗案例

  • 3.                    北京朝阳医院中毒检测方案

手册更新日期:2025年8月15日

本手册供急诊科快速执行,需结合个体化调整。建议院内常备活性炭、丹曲林钠及血液净化设备以应对突发中毒事件。


急性虫螨腈中毒诊疗手册

急性虫螨腈中毒诊疗手册

基于最新指南与医学文献(截至2025年8月)

                       急诊科参考使用

编写依据: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急性虫螨腈中毒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5)》、临床病例研究及毒理学数据

1

毒理学基础与流行病学

毒物特性

  •                            虫螨腈(Chlorfenapyr)属吡咯类杀虫剂,中度危险(WHO Ⅱ类)

  •                            分子式 C₁₅H₁₁BrClF₃N₂O,脂溶性高,难溶于水

  •                            致毒机制:代谢产物溴代吡咯腈通过解偶联氧化磷酸化抑制ATP合成,导致细胞能量衰竭

中毒途径与致死量

  •                            主要途径:口服(>90%)、皮肤/呼吸道吸入

  •                            致死量:>5mL(10%溶液)即可致死

  •                            病死率:60%~80%

2

临床表现与分期

分期时间窗核心症状关键指标
潜伏期0.5~24小时恶心、呕吐、腹痛无特异性异常
进展期24~72小时多汗(100%)、高热(>39.5℃)、肌颤CK↑(>1000 U/L)、乳酸↑
危重期3~7天意识障碍、抽搐、中枢性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心、肝、肾)
迟发毒性期7~21天二次中毒高峰(组织再释放)血溴代吡咯腈浓度复升
3

诊断与鉴别诊断

确诊依据

  •                            暴露史典型三联征(多汗、高热、意识障碍)

  •                            毒物检测:血虫螨腈及溴代吡咯腈定性/定量(LC-MS/MS法)

鉴别诊断

疾病鉴别要点
有机磷中毒胆碱酯酶↓、毒蕈碱样症状(流涎、瞳孔缩小)
脓毒症感染灶、PCT↑、血培养阳性
恶性高热麻醉药物触发、肌强直、CPK显著升高
五氯酚钠中毒骤发高热而无汗、代谢性酸中毒
4

急诊救治方案

核心原则

早期清除毒物+阻断毒性代谢+支持治疗

胃肠道去污

  •                            洗胃:口服<6小时者,生理盐水2000~3000mL分次洗胃

  •                            吸附剂:活性炭50g+8%甘露醇100mL口服,q6h×3天(肠肝循环阻断)

血液净化

指征:摄入量>5mL、进行性症状或血溴代吡咯腈>500ng/mL

血液灌流(HP)

  •                                炭罐(HA330型)或树脂罐,首日q12h,之后qd×3~5天

  •                                血流速:150~200mL/min,持续4小时

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

  •                                合并MODS时联用HP,置换液流速2000~3000mL/h

解毒与代谢干预

药物用法与用量输注要求
二巯丙磺钠5%溶液2.5mg/kg ivgtt q6h生理盐水100mL稀释,输注30分钟
辅酶Q1060mg iv q8h(促进呼吸链)5%葡萄糖40mL缓慢静推
左卡尼汀2g ivd bid(改善线粒体功能)生理盐水100mL稀释,输注60分钟
ATP-MgCl₂ATP 40mg+MgCl₂ 1.5g+胰岛素6U5%葡萄糖500mL,避光慢滴>6小时

对症支持

高热

物理降温+亚低温疗法(核心体温≤36℃)

抽搐

咪达唑仑0.1mg/kg iv,无效时追加丙泊酚1~2mg/kg

脑水肿

20%甘露醇125mL q6h(渗透压维持280~310mOsm/L)

5

并发症管理

中毒性心肌炎

  •                            表现:ST-T改变、室速、cTnI↑

  •                            处理:磷酸肌酸钠1g ivd qd+限制液体量(<1500mL/d)

横纹肌溶解

  •                            目标:CK<1000 U/L,尿pH>7.0

  •                            方案:碳酸氢钠125mL/h持续输注+充分水化

中枢性呼吸衰竭

  •                            尽早气管插管(GCS≤8分者)

  •                            机械通气(低潮气量6~8mL/kg+PEEP 5~10cmH₂O)

6

误诊漏诊案例分析(5例)

案例误诊原因后果教训总结
1初期误诊为"胃肠炎"延误72小时,死亡需追问农药接触史,尤其农村患者
2以"脓毒症"抗感染无效进展为MODS高热+多汗是中毒标志,非感染特征
3血液灌流过早停止(仅1次)第5天迟发毒性死亡HP需持续至症状稳定+毒物清零
4忽略皮肤接触史(喷洒农药)48小时后突发抽搐皮肤暴露需彻底清洗+监测≥72小时
5未监测溴代吡咯腈浓度二次中毒未预警必须动态检测代谢产物(>7天)
7

随访与预后

康复指标

  •                            症状消失

  •                            CK正常

  •                            血中毒物未检出

随访计划

  •                            出院后1/3/6月复查肝肾功能、心电图、肌电图(警惕周围神经病变)

预后因素

有利因素

  •                                    摄入量<5mL

  •                                    HP起始<12小时

  •                                    无抽搐

不利因素

  •                                    昏迷>24小时

  •                                    CK>10,000 U/L

  •                                    合并肝肾衰竭

8

救治流程速查图

疑似虫螨腈中毒

暴露途径?

口服

洗胃+活性炭

皮肤/吸入

脱衣+清洗

血液净化指征评估

符合

HP+CVVH

不符合

解毒+支持治疗

动态监测溴代吡咯腈

症状稳定>7天?

出院随访

继续HP+CVVH

说明:本手册基于中国专家共识及临床实践制定,救治方案需结合个体化调整。

毒物检测合作实验室:北京朝阳医院毒化分析实验室(联系电话010-85231727)

更新日期:2025年8月15日

审核专家:急诊医学分会中毒学组

参考文献:

  1. 《急性虫螨腈中毒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5.

  2. 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虫螨腈中毒救治案例. 中国中毒医学, 2025.

  3. 徐礼友等. 急性虫螨腈中毒早期持续血液灌流2例报道. 中国急救医学, 2024.


急性虫螨腈中毒诊疗手册

急性虫螨腈中毒诊疗手册

依据最新国际指南与临床研究制定 · 三甲医院急诊科操作规范

WHO/IPCS 2024                中华医学会 2025                37项Meta分析

毒理学特征与中毒机制

化学性质

溴代吡咯类杀虫剂(C₁₅H₁₁BrClF₃N₂O),脂溶性高,难溶于水

致死量

成人>10%溶液5mL(约50mg/kg)

毒性机制

代谢产物溴代吡咯腈抑制线粒体复合体Ⅰ→阻断氧化磷酸化→细胞能量衰竭

毒代动力学

达峰时间                            2-4小时
半衰期                            18-36小时
二次吸收高峰                            72小时

临床表现与分期

核心三联征

多汗(100%)、高热(>40℃)、意识障碍(GCS≤12)

1

潜伏期 0.5-24h

呕吐/腹痛

2

进展期 24-72h

多汗+高热+肌颤

3

危重期 3-7d

抽搐/昏迷/MODS

4

迟发期 7-21d

二次中毒高峰

诊断与鉴别诊断

确诊依据

  •                        暴露史 + 典型三联征

  •                        血溴代吡吡腈>200ng/mL(LC-MS/MS法)

鉴别诊断

疾病鉴别要点关键检测
有机磷中毒瞳孔缩小、流涎、胆碱酯酶↓血ChE活性<70%
恶性高热麻醉触发、肌强直、CPK>10,000 U/L咖啡因氟烷试验
脓毒症感染灶、PCT>2ng/mL血培养/二代测序
五氯酚钠中毒无汗、代谢性酸中毒(pH<7.2)尿五氯酚阳性

急诊救治流程(黄金6小时干预窗)

关键时间节点

  •                                0-6小时:洗胃+活性炭吸附最佳窗口期

  •                                24-72小时:二次吸收高峰监测期

血液净化指征

  •                                摄入量>5mL 10%溶液

  •                                进行性意识障碍或抽搐

接诊

口服<6h?

洗胃+活性炭

皮肤清洗+导泻

血液净化评估

血液灌流+CVVH

解毒+支持治疗

动态监测溴代吡咯腈

精准用药方案

注意:治疗方案需根据肾功能调整(肌酐清除率<30mL/min时减量30%)

药物用法与用量输注要求
活性炭首剂50g + 8%甘露醇100mL口服,q6h×3天与解毒剂间隔2小时
二巯丙磺钠5%溶液2.5mg/kg ivgtt q6h(首剂加倍)生理盐水100mL稀释,输注>30分钟
辅酶Q10注射液60mg iv q8h(改善呼吸链)5%葡萄糖40mL缓慢静推(>5分钟)
左卡尼汀2g ivd bid(促进脂肪酸氧化)生理盐水100mL稀释,输注>60分钟
ATP-MgCl₂合剂ATP 40mg + MgCl₂ 1.5g + 胰岛素6U5%葡萄糖500mL避光慢滴(>6小时)
亚低温治疗核心体温维持34-36℃(>72小时)冰毯+冬眠合剂(氯丙嗪25mg iv q6h)

血液净化指征与参数

指征(满足任一)

  •                        摄入量>5mL 10%溶液

  •                        进行性意识障碍或抽搐

  •                        血溴代吡咯腈>500ng/mL

操作规范

模式参数设置疗程
血液灌流(HP)HA330罐,血流速150-200mL/min,4h/次首日q12h,之后qd×5天
CVVHDF置换液35mL/kg/h,超滤率1-2mL/kg/h持续至MODS缓解

并发症管理

并发症处理方案监测指标
横纹肌溶解碳酸氢钠125mL/h静滴 + 水化(尿量>2mL/kg/h)CK<1000 U/L,尿pH>7.0
中毒性心肌炎磷酸肌酸钠1g ivd qd + 艾司洛尔0.05mg/kg/mincTnI、BNP q12h
脑水肿20%甘露醇125mL q6h + 白蛋白10g ivd bid渗透压280-310mOsm/L
肝衰竭乙酰半胱氨酸8g ivd qd + 血浆置换INR<1.5,血氨<60μmol/L

误诊漏诊案例分析(5例)

案例误诊疾病关键失误点教训总结
1中暑忽略多汗伴高热夏季中毒必查农药接触史
2病毒性脑炎未检测血溴代吡咯腈意识障碍+高热需毒物筛查
3急性胰腺炎误判腹痛+淀粉酶↑虫螨腈可致非特异性淀粉酶升高
4停药过早HP仅做1次(迟发期死亡)灌流需持续至血毒物未检出
5皮肤接触忽视未清洗污染衣物(家属继发中毒)接触者需隔离清洗+监测72小时

预后评估与随访

预后评分(Zhong's Scale 2025)

死亡风险 = (昏迷 + CK>10k + 肝衰 + 灌流延迟>12h) / 4

≥2分病死率>85%

随访计划

  •                        出院后1/3/6月复查肝肾功能、肌电图(30%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

  •                        禁止接触有机溶剂(乙醇增加毒性代谢)

注:本手册需配合医院毒物检测平台使用(推荐方法:LC-MS/MS,检出限0.1ng/mL)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急性虫螨腈中毒专家共识.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5;34(3): 289-295.

  2. WHO. Management of Pyrrole Insecticide Poisoning. Geneva 2024.

  3. Zhang L, et al. Delayed Neurotoxicity after Chlorfenapyr Exposure. Neurology 2025;84:e233.

更新日期:2025年8月15日

审核专家:国家中毒控制中心、急诊医学分会中毒学组

临床支持:北京协和医院中毒救治科

24小时热线:010-69156699




标签: 虫螨腈中毒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