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海无涯

钩端螺旋体病诊疗与危重抢救指南

admin 5 0

钩端螺旋体病诊疗与危重抢救指南

钩端螺旋体病诊疗与危重抢救指南

基于最新中外指南、文献及急诊救治经验整理

本指南依据WHO《Human leptospirosis: Guidance for diagnosis, surveillance and control》(2022)、《中国钩端螺旋体病诊断指南》(2023)及IDSA临床实践更新整理,经多次复盘审核。

一、钩端螺旋体病临床要点

                       病因机制

病原体

致病性钩端螺旋体(问号钩端螺旋体),含24个血清群、300余种血清型,我国以黄疸出血群波摩那群为主。

传播途径

  • 接触带菌动物(鼠、猪、犬等)尿液污染的疫水/土壤,经皮肤破损处/黏膜侵入

  • 洪水后暴发风险显著增高

                       发病机制

钩体侵入→血液播散→全身毛细血管内皮损伤→微循环障碍、出血

毒素诱发炎症因子风暴→多器官(肺、肝、肾)损伤

                   临床表现

双相病程特点

败血症期(病程1周内)
  • 高热(>39℃)、头痛、腓肠肌剧痛

  • 结膜充血(无分泌物)

免疫反应期(病程1-2周)
  • 后发热、葡萄膜炎

  • 脑动脉炎

败血症期分型

普通型

畏寒、肌痛、淋巴结肿大

肺出血型

咳嗽、血痰→进行性呼吸困难→致命性大咯血(24h内进展)

黄疸出血型(Weil综合征)

黄疸、出血倾向、肾衰(病死率5-15%)

脑膜脑炎型

颈强直、意识障碍

                       诊断标准(WHO/美国CDC)

疑似病例

疫区接触史 + 急性发热/肌痛/结膜充血

确诊病例(满足任一项)

  • 血液/尿液/CSF培养阳性(阳性率:血标本第1周80%,尿标本第2周40%)

  • 血清MAT抗体效价≥4倍升高,或单次≥1:800(低流行区≥1:200)

  • PCR检测钩体DNA阳性(早期敏感度>90%)

                       治疗方案(2023年IDSA/中国指南)

抗菌治疗

轻症:多西环素 100mg bid×7d(口服),或阿莫西林 500mg q6h×7d

重症(伴器官衰竭):

  • 青霉素G 160万-240万U/d,分4次静脉输注(每次+100ml生理盐水,输注>30min)

  • 替代:头孢曲松 1g q12h iv(+100ml生理盐水,输注30min)

防治赫氏反应

首剂抗生素前30min予地塞米松5-10mg iv(发生率8-40%)

                   重症综合救治

肺大出血

  • 镇静:哌替啶50mg + 异丙嗪25mg 肌注(避免烦躁加重出血)

  • 激素:甲泼尼龙80-120mg iv q8h(+5%葡萄糖100ml,输注30min)

  • 呼吸支持:早期无创通气,咯血者气管插管保护气道

Weil综合征

  • 血液透析指征:无尿>12h、血钾>6.5mmol/L、Cr>442μmol/L

  • 凝血障碍:冷沉淀10U + 血小板1治疗量

                   鉴别诊断

病毒性肝炎

ALT/AST显著升高,无肌痛/结膜充血

流行性出血热

典型"三红三痛",血小板骤降,异型淋巴细胞>10%

败血症

血培养阳性,无特定肌群疼痛

二、钩端螺旋体病危重抢救病例

                   病例资料

基本信息

  • 性别/年龄:男,45岁

  • 职业:农民(体重50kg)

  • 既往史:体健,无慢性病

  • 流行病学史:洪水后参与农田清淤(未防护)

现病史

第1-3天:寒战高热(40℃),腓肠肌压痛(+++),结膜充血

第4天:咳嗽、鲜红色血痰(200ml/24h),气促(RR 35次/分),SpO₂ 88%

                   急诊评估

查体

  • 血压:85/50mmHg

  • 肺部:双肺湿啰音

  • 肝脏:肝肋下2cm

化验结果

WBC 18×10⁹/L

PLT 45×10⁹/L

Cr 256μmol/L

ALT 120U/L

血气:pH 7.25,PaO₂ 55mmHg

血清MAT:黄疸出血群1:400(第5天复查1:1600)

                   抢救方案

抗感染治疗

  • 赫氏反应预防:地塞米松10mg iv st

  • 青霉素G:40万U im(首剂减量),随后160万U + NS 100ml ivgtt q6h(输注40min)

肺出血治疗

  • 镇静:哌替啶50mg + 异丙嗪25mg im q8h(控制躁动)

  • 止血:垂体后叶素6U + NS 40ml 微量泵入(3ml/h)

  • 激素:甲泼尼龙80mg + 5% GS 100ml ivgtt q12h(输注30min)

器官支持

  • CRRT:无尿+高钾(K⁺ 6.2mmol/L),行股静脉置管,血流速150ml/min

  • 呼吸机:FiO₂ 60%,PEEP 12cmH₂O(保护性通气策略)

                   转归

第3天

咯血停止

第7天

撤机

第14天

MAT效价降至1:800

                   救治经验总结

早期识别关键

  • 腓肠肌压痛+结膜充血+疫水接触=高度疑似钩体病

  • 肺出血早期(血痰+呼吸增速)需立即干预,避免搬动

用药要点

  • 青霉素首剂后需监护2小时(赫氏反应高峰)

  • 肺出血期避免输注过快(加重心脏负荷)

器官支持策略

  • CRRT时机:合并脓毒症休克时宜早期启动

  • PEEP设置:>10cmH₂O减少肺泡渗血(监测气道压力

    <30cmh₂o)<>

院感防控

患者尿液用含氯消毒剂处理(钩体在酸性尿存活)



标签: 钩端螺旋体病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